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2025年09月23日

准确把握新规内涵 积极迎接新规落地

中国医药报 01版要闻
2025年09月23日

□ 本报记者 落楠

《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出台,业界如何迎接新规?

在山东省药监局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处处长何召允看来,业界首先要精准把握政策内涵,深刻理解其对中药全链条、全环节、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系统性要求。他表示:“《规定》不仅强化了中药全生命周期管理,更体现了传承中医药特色与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双重导向。企业应以合规为底线、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主动把握政策带来的结构性机遇。”

广东省药监局药品监管一处处长邹玉婷也认为,《规定》的宽严相济,体现了药品监管既要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又助力产业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企业要准确理解政策、用好政策红利,切实落实要求。“要深刻把握‘宽’的前提,用足政策优化空间;坚决守住‘严’的底线,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快提升质量管理数字化与集约化水平,确保质量体系整体受控、持续改进。”她建议。

《规定》推出的一系列利好举措,令企业备受鼓舞。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质量总监吴定健介绍,该公司将根据产品特点,做好产品生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为均一化生产、偏差控制等做好基础研究,同时,加强技术储备,强化合规升级,优化文件和软件体系,做好均一化关键质量监测点和预警机制相关工作,确保电子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可审计性,最大限度控制风险。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科技)常务副总经理关俊威认为,《规定》为业界推进中药生产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持,也解决了细节问题。结合同仁堂科技的相关实践经验,他建议,有意推进数智化改造的中药企业可以先聚焦核心环节,优先选择产值高、质量风险大的品种或工序进行改造,避免盲目投入。此外,要分阶段落地,小步快跑迭代,避免“一步到位”的资金与技术风险;要重视数据标准与人才储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打通业务链条,同时培养既懂中药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