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药品检查员是加强药品监管、保障药品安全的重要支撑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药品监管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是药品监管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药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今年,北京市药监局探索以职称评审方式开展药品检查员层级评定。目前,全市药品检查员共分为四个等级,形成金字塔型人才架构,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科学开展层级评定
北京市共有药品检查员1274人,分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3个序列11个类型。北京市药监局根据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工作资历和工作实绩等,将检查员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专家级4个层级,分别明确每个层级的申报条件,采取职称评审方式进行评定。
为确保评审结果的全面性、权威性,北京市药监局坚持“专业事找专业人”原则,按照《北京市药品检查员层级评定工作细则(试行)》《北京市药品检查员专家评审委员会遴选管理工作规则(试行)》等制度要求,组建了专家评审委员会。针对高级及以上检查员评审,组建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3个序列的专家评审委员会,按照“专业型”“实践型”“技术型”三类,遴选全市“两品一械”领域124位资深专家组成评审组,多视角审核参评人员的申报材料并进行针对性现场答辩,综合评判其专业能力。针对中级检查员的评审,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专家针对每个序列的每个类型建立试题库,参评人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考题。试题设置了单选、多选和判断三种类型,全方位考察参评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评审聚焦实战能力和工作实绩,科学设计评价指标。指标涉及专业能力、实践经验、职业素养、持续学习四个维度,更加突出参与标准制定、担任国家级检查员和检查组组长经历、承担重大检查任务等的权重,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检查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引导检查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参加检查工作实践。
在北京市药监局的指导下,北京市药品检查员教育服务中心周密组织筹备,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环节责任内容和责任人;提前发布评定通知、召开专家预备会,确保关键节点信息(如资格审核通过名单、晋级名单等)及时公示。此外,该中心还对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进行廉洁纪律教育,逐一签订保密承诺书;邀请驻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对参评人员进行廉洁情况审查,机关纪委对评审进行全过程纪律监督。在周密筹备及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密切协作下,评审工作申报、审核、评审、公示等环节有序衔接、规范运行。
在评审过程中,北京市药品检查员教育服务中心严格执行既定程序和评价体系,设定较高的准入门槛和评审分数线。在高级及以上检查员评审中,参评人员按照评审序列类型分组,每个类型设立一个评审组,由若干名专家组成;评审组专家结合每名参评人情况设置一定难度的问题,尤其针对专家级检查员,增加理论和实践前沿问题。中级检查员能力测试中,在保证试题难易程度整体适中的同时,设置小部分易错题、陷阱题等较难试题和较高的分数通过线。同时,根据一线检查员工作实际,统筹兼顾便利性和严肃性,通过电脑端、手机端考试,在考试过程中按照要求严格组织,确保考试秩序和纪律。
目前,北京市药监局共评定高级及以上检查员116名(160人次),其中专家级检查员13名(13人次),多为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带头人;高级检查员111名(147人次),多为专业精深、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中级检查员265名(435人次),具有一定的检查经验和能力,是本专业领域的中坚力量,也是晋升高级检查员的后备人才;初级检查员863名(1394人次),是本专业领域的主要力量,也是检查员队伍的基石——北京市金字塔型检查员人才梯队基本形成。
激发人才发展动能
随着检查员层级评定工作的推进,北京市药品检查员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新成效,检查员管理科学化水平有所提升,检查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为推动北京市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筑牢了人才根基。
形成检查员分级管理的“北京模式”。目前,全国尚未有统一的检查员层级评定模式,北京市药监局组织开展检查员层级评定工作,创新采取职称评审形式,是对检查员层级评定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未来条件成熟时,北京市药监局将推动检查员层级评定纳入职称评定体系,这样将极大增强检查员的职业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注入原动力。
探索职业化专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新路径。北京市药监局将全市市区两级所有药品检查员纳入层级评定范围,将检查员分级分类管理贯彻到底、全面覆盖,有利于将区级高水平检查员选出来、用起来,为进一步密切市区监管联动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通过此次层级评定工作,将检查员分级分类管理引向深入,不仅全面摸清了全市市区两级检查员底数,清晰掌握了各层级检查员数量规模与类型分布,还确立了“凭能力立足、靠实绩晋级”的鲜明导向,有利于激发检查员提升专业素养的内生动力。特别是明确了13名专家级检查员“头雁”的引领责任,以及111名高级检查员的骨干作用,为建立“传帮带”机制、科学规划检查员分级培养体系、构建可持续的人才成长通道打下了基础。
为首都医药产业发展积蓄专业人才支持。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量级大,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强有力的检查员队伍是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此次评定,尤其专家级检查员的评定,能够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依托检查员国际化视野与专业研判能力,在把握发展趋势、处理急难问题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产业抢占制高点、实现高水平突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驱动力量。
(北京市药品检查员教育服务中心供稿)
©2019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