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抗体偶联药物(ADC)是近年来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显著发展潜力的新型药物,药师应及时掌握ADC的前沿动态,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协助医生和护士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药学监护,保障合理用药。具体而言,药师的工作主要包括完善知识储备、加强药学监护、做好患者教育以及完善相关记录等。
完善知识储备
作为一种新型肿瘤治疗药物,ADC新的药品相继上市,新的适应证不断扩充,新的临床证据层出不穷。药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深入了解ADC的组成、作用机制、适应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以便为医生和护士提供用药咨询,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
药师对于ADC的基础知识,应分层级掌握。第一,应了解ADC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第二,应掌握每一款已上市ADC的组成成分、适应证和用法用量。第三,应掌握用药注意事项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并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最后,还应关注ADC的前沿研究进展,不断更新知识储备。
加强药学监护
ADC的药学监护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旨在让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这些药物。
患者评估与筛选:药师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特别是对抗体、连接子或细胞毒性药物的过敏反应;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生理指标,确保患者能够代谢和排泄ADC。
药物选择与剂量调整:药师应了解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分子病理特征等,结合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为患者选择合适的ADC;同时,在药品说明书指导下,根据患者的体重、体表面积、肝肾功能等,调整ADC的使用剂量,确保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浓度,同时避免毒性反应。
给药方式与注意事项:ADC通常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药师应根据药品说明书选择合适的溶媒,确保给药过程的速度和安全性,避免给药方式不恰当或用药剂量不符合标准。另外,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在给药前进行预处理,以预防输液相关反应或超敏反应。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药师应观察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提醒医生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对于存在特定不良反应风险的患者,如有肺部疾病史、心脏疾病史的患者,药师应更加密切地协助医生监测相关指标。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药师应提醒医生立即停药或调整使用剂量,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严重输液反应、间质性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应立即进行抢救治疗,并考虑永久停药。ADC的不良反应监护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药师、医生、护士等共同协作。药师、医生、护士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不良反应处理策略,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
做好患者教育
在患者用药前与用药期间,药师应向患者和(或)其家属做好ADC相关宣传教育工作。患者教育包括以下内容。
了解药物信息:有能力、有意愿的患者,应充分了解所使用ADC的名称、用药剂量、用药频率和用药方式等信息。
认识不良反应:患者或其家属应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患者和(或)其家属应及时向治疗团队(医生、护士、药师等)报告症状,以便早期识别和处理。
遵循医嘱用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坚持定期监测: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
改善生活方式: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完善相关记录
药师应完善药品的相关记录,有助于今后查阅,积累临床用药依据。
相关记录主要包括:患者信息,药品信息,用药信息,不良反应及处置措施,其他相关信息。
(摘编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药品使用监管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抗体偶联药物风险管理手册》,主编:张艳华)
©2019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