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2025年03月08日

【代表委员履职记】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海军代表

为产业健康发展贡献“金点子”

中国医药报 02版综合
2025年03月08日

□ 本报记者 李易真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提出建立国家、地方联动的药械审批体系、完善医疗器械分类界定制度等多项建议。国家药监局高度重视,并给出了详细的文字回复。”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海军在回顾去年履职经历时欣喜地说。

2024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张海军多次接到国家药监局工作人员的电话,与他沟通建议中提到的问题。2024年7月,他又陆续收到国家药监局对其多个建议的书面答复函,其中两份建议的答复内容分别于2024年9月和10月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公布。

“这让我深受鼓舞。”在张海军看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

以建立国家地方联动的药械审批体系的建议为例,张海军关注到,随着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数量逐年增加,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以下简称器审中心)的审评压力不断加大,而部分省级药监部门已具备相应的审评能力。因此,他呼吁探索国家、地方两级联动审批,并在2024年两会上提交了相关建议。

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家药监局公开回复。根据国家药监局的答复,器审中心已经与浙江、山东等11个医疗器械产业集中、审评审批能力较强的省级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省级药监部门为主体,器审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审评服务下沉到产品创新研发前沿的工作模式,国省联动,共同加强对创新医疗器械申报指导。

“看到国省联动的工作模式逐步建立、扩大,我非常高兴,也期待我国药械审评审批工作能持续顺应产业发展需要。”张海军由衷表示。

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张海军通过走访调研,努力挖掘助力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发展的“金点子”。2024年,他积极参加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多渠道参与行业座谈会,与医疗器械行业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士深入交流,收集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移向国际市场,但欧美等市场的注册门槛较高。”张海军发现,尽管我国已出台不少政策支持医疗器械企业出海,但企业想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仍面临较大挑战。

据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张海军将聚焦“医疗器械企业出海”,建议不断推进医疗器械注册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等工作,助力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国际化发展。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