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2024年10月12日

【中医药文化中国行】甘肃走出当归产业发展壮大新路子

中国医药报 01版要闻
2024年10月12日

□ 丁怡媛

金秋时节,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连片的当归药香沁人。走在岷县万亩绿色标准化当归种植示范基地,满眼当归植株健壮,沃野良田静待丰收。药农们在田间地头除草、管护,一派繁忙景象。

一年长籽、次年育苗、三年成药……从一粒籽到一株药,当归与数千年光阴相伴,在陇原大地牢牢扎根,以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兴旺的产业价值走出乡村、走向国际,谱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图景。

千年药乡实至“岷归”

早在清朝,就有当归在甘肃岷县、宕昌、漳县一带栽培的记录,到民国时期,甘肃已有25个县种植当归。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当归主产于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称“岷归”,素有“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州当归甲中华”之美称。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秦岭交会地带,高寒阴湿、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被誉为“中国当归之乡”。岷县当归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等殊荣。

当归植株抽薹率一直是制约当归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甘肃岷县当归研究院实验室助理工程师王新建介绍:“我们通过薄层检测法对当归地上部分抽薹植株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提取,并加以利用,旨在提高植株抽薹率。”针对当归长期栽培导致的种质资源混杂退化、土壤连作障碍等问题,该院大力开展中药材种质提纯复壮、良种扩繁等工作。

中药材种植“北纬43度有机生产基地”是岷县蒲麻镇药农肖想平从2020年着手建设的成果。用牛羊粪混合煮熟的油菜籽,在有机肥发酵剂的作用下提供养分,同时还可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种植有机当归不但能比普通当归多卖一到两倍的价格,还能养地呢!”肖想平说。

近年来,岷县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积极扩大道地药材生产规模,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助力农民增收。从科技赋能当归生长,到推行高标准有机种植,如今,岷县当归迸发出更加强劲的生机和活力。

传承当归加工技艺

在岷县的村头巷尾,中药材浓郁的芳香和着药农忙碌的身影四处弥漫。药农们精心照料采收的当归,晾晒整理、加工切片……在日积月累中,岷县药农们摸索提炼出了一套科学、完备、有序的传统加工技艺。 (下转2版)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