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 本报特约评论员
“治病必求于本。”中药标准管理的根本在于回归中医药的理论本质,确保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以下简称《专门规定》)正是以临床为导向,推动中药标准管理向本质回归,为中药质量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中药标准的制定,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确保标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专门规定》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强中药监管科学研究,科学设置与安全性、有效性相关的项目和指标,让中药标准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实用有效。《专门规定》强调中药标准与临床使用安全性、有效性之间的紧密联系,确保标准能够真实反映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同时,要求加强中药监管科学研究,组织开展中药标准制修订课题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提升中药质量控制水平,推动中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在中药标准管理工作中,加强安全风险防范至关重要。《专门规定》指出,要关注中药质量安全风险,结合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等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合理设置检查项目和限量要求,以便及时发现和防范中药质量安全风险。在保障中药质量的同时,《专门规定》倡导绿色低碳发展,提倡使用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高效便捷的检测方法,助力降低中药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严把中药质量关是中药穿越数千年历史长河生生不息的重要保障。保障中药质量的关键在于建立严谨的中药标准。《专门规定》详细规定了各类中药标准的研究制定要求,从样品的代表性、指标的科学性等方面入手,确保中药标准的严谨性和适用性。对于中药材标准,侧重真伪鉴别和基原管理;对于中药饮片标准,则强调与炮制机理相适应,对“减毒增效”“生熟异治”的饮片品种,特别设立专属性质量控制项目。总而言之,在《专门规定》指导下,中药标准将更能反映中药特点和优势,确保中药从药材种植、采收、炮制到制剂生产等各环节质量安全可控。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医药发展正值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专门规定》的发布实施,对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药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让中药标准更加贴近临床需求,更加注重质量安全有效,持续推动中药标准管理体系完善发展,努力为中药产业繁荣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2019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