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 秦樱瑞 秦燕
重庆市药监局检查二局(以下简称检查二局)于2019年4月成立,主要负责九龙坡、沙坪坝、大渡口等11个区(县)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生产环节,以及药品批发、零售连锁总部、互联网销售第三方平台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为更好履行监管职责,检查二局坚持“人”字为基、“严”字当头、“数”字增效,努力提升药品监管效能和风险处置水平。
念好“人”字诀,提升主动识变能力
立足专业化构建队伍。检查二局从“零”开始,聚焦“一专多能”目标,立足提升检查员专业水平,通过“理论培训”“基地实训”“顶岗交流”等形式,组建了一支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检查员队伍。目前,检查二局共有检查员38名,其中国家级检查员1名,省级中高级检查员31名。
聚力精细化培养队伍。日常通过“赛马比拼”“档案评比”方式,对检查能力、监管成效、文书规范、档案整理等进行量化考核,形成良好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建立检查员队伍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突出针对性和方向性,筛选各环节骨干力量处置急难险重任务;统筹检查员跨科室跨辖区执行检查任务,培养“一专多能”型复合人才;优先保障新进人员检查频次,促进新检查员尽快成长。
推动规范化管理队伍。建立健全检查员档案管理、人员调派使用管理、廉洁自律管理、现场检查管理等制度,完善药品检查工作程序,进一步对标PIC/S工作体系,推动检查工作标准化、队伍管理规范化。
念好“严”字诀,健全主动应变机制
建立完善风险监测机制。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将企业风险等级与日常监管挂钩,坚持常规检查与有因检查相结合,通过合并检查、联动联查、跨省合作、飞行检查等方式,实现检查对象全覆盖。针对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上市放行、经营流向、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闭环监管,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
建立完善风险研判机制。推动建立常态化研判模式,每周开展风险前瞻研判,每月开展风险会商研判,每季度开展风险重点研判,全年开展风险分析总结。同时,加强风险动态研判,对重大隐患紧盯不放、全程跟踪,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有效处置。
建立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与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建立健全风险管控长效机制相结合,建立“闭环式”风险防控模式。健全“监管+执法+线索移交”执法方式,加强多部门线索联动,完善行刑衔接机制,进一步促进监管能力整体跃升。自检查二局成立以来,由该局移交线索立案处罚的案件有34起,其中多起作为省、市级典型案例进行交流。
念好“数”字诀,促进主动求变智治
运用数字化监管工具。检查二局借助“重庆市药品监管智慧网络平台”在数字化监管中的支撑作用,运用平台“审评审批、日常监督、行政处罚、检验检测”等各环节数据,实时录入辖区全流程监管信息,实现对风险防控力量的集中科学调度。拓展开发“重庆市药品监管智慧网络平台”应用场景,通过分析既往缺陷、现存问题等情况,提高风险信号有效识别率。探索建立药品安全风险分析预警模型,努力提升风险预警的自动化、智能化、实时化水平。
推动数字化互联互通。建立与医保、公安、卫生健康、税务等部门的数据信息互联交流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药品安全方面的风险问题。利用互联网常态化开展远程数据核查,持续跟踪监测重点品种、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的药品安全风险信息。同时,将远程核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优化检查方案,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提升风险防范的针对性。
引导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加强特殊药品生产管理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建立厂内流转监控“5G+特殊药品运输动态监管系统”,精准监控特殊药品在厂流转情况,消除流弊风险防控盲点。以中医药产业发展升级为契机,促进中医药企业生产管理自动化、信息化转型,实现对生产数据的数字化、可视化追溯,降低违规生产风险。以“重庆平安药事服务示范店”APP为抓手,促使药品流通企业主动适应数字化监管要求,切实提高自身规范化经营水平。
亲历者说
让“四个最严”要求落实在巴渝大地
重庆市药监局检查二局局长 王涛
药品安全风险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重庆市药监局检查二局牢牢抓住队伍建设、风险防控、智慧监管三项重点工作,努力提升监管效能。
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明确“队伍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的工作思路,切实将监管队伍的数量规模优势转换为风险防控的质量能力优势。
在风险防控方面,面对药品安全监管复杂的形势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为解决药品安全风险“发现不够早,研判不够准,处置不够严”的问题,我们不断健全机制,压实责任,明确标准,优化程序,主动应变,有效化解。
在智慧监管方面,为应对网络经营、委托生产、智能车间等新模式、新业态可能带来的新风险、新挑战,我们以数字药监建设为基础,以监管数字化转型实践为突破,努力提升风险防控现代化水平。
行千里,致广大。未来,我们将继续主动思考、积极作为,始终怀揣一颗守护药品安全的赤子之心,让“四个最严”要求落实在巴渝大地。
©2019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