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 |
|
抗体偶联药物(ADC)相关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且由于抗体和细胞毒性药物不同,各药物不良反应谱之间存在差异。
治疗前评估
患者在接受ADC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用药前除评估常规的体能状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既往治疗史、非肿瘤并发症和伴发疾病外,还应对不良反应发生的靶器官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如患者有皮疹、瘙痒、白癜风等,需要记录发生部位及严重程度,同时记录有无眼部基础疾病、血糖和血脂水平以及内分泌系统基础状态等,评估基础心肺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ADC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如活动性角膜炎或角膜溃疡的患者不建议应用维恩妥尤单抗(EV),既往存在2级及以上的感觉或运动神经病变患者不建议应用维恩妥尤单抗(EV)或维迪西妥单抗(RC48)。对ADC中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存在超敏反应是ADC的禁忌证。
不良反应的管理对于保证治疗效果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全面认识和关注ADC的不良反应非常重要,要做到早期预防,密切监控,并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重度不良反应,应暂停或终止给药。多学科团队合作是处理不良反应的有力保障,加强与感染科、呼吸科、内分泌科、皮肤科、消化科、心内科等多学科专家之间的合作在ADC不良反应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黑框警告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要求在处方药的说明书上写明的一种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警告标志,是最高级别的警告,代表该药物具有引起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的重大风险,治疗前应特别注意。应用ADC要关注黑框警告内容。
恩美曲妥珠单抗:肝毒性、心脏毒性及胚胎-胎儿毒性。
维布妥昔单抗:进行性多病灶脑白质病(PML)和死亡的JC病毒感染。
戈沙妥珠单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腹泻。
德曲妥珠单抗:间质性肺病、胚胎-胎儿毒性。
吉妥珠单抗:肝毒性,包括严重或致命的肝静脉闭塞性疾病,也称为肝窦阻塞综合征。
替索单抗:眼部毒性,替索单抗引起角膜上皮和结膜变化,导致视力变化,包括严重的视力丧失和角膜溃疡。在每次给药前进行基线眼科检查,并根据临床指示,在输液之前、期间和之后坚持眼部护理。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保留替索单抗直至病情好转并恢复,或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索米妥昔单抗:眼部毒性。
不良反应的预防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基于临床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常见不良反应谱,对ADC不良反应的预测及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获得疗效。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可借鉴一、二级预防的理念,进行全面、全程管理。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初级预防,首先确定危险因素,在不良反应尚未发生时即采取预防措施。如抗HER2为靶点的ADC,Q-T间期延长是许多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一般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达累积剂量的患者为高危人群,不建议应用易导致Q-T间期延长的靶向药物。同时,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及电解质(钾、镁)水平,排查是否合用CYP3A强效抑制剂及其他已知延长Q-T间期的药物,这也是防治Q-T间期延长的一级预防措施。
二级预防是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主要表现为新发的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对于具有这类不良反应的患者,出现症状应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鉴别和诊断,排除其他原因后,积极进行包括激素冲击在内的对症治疗。
不良反应分级
不良反应分级主要参考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发布的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CTCAE分级需要考虑病情严重程度及是否需要治疗(详见表)。
根据常见不良反应分级,调整ADC使用剂量,临床实践中应遵照药物最新版本说明书进行减量或终止治疗。
(摘编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药品使用监管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抗体偶联药物风险管理手册》,主编:张艳华)
©2019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