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大视野
PDF版下载   
2025年03月20日

合理选择注射设备 提升口腔治疗舒适度

——浅析牙科注射针的临床使用及风险

中国医药报 08版大视野
2025年03月20日

口腔治疗中的疼痛和不适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畏惧心理,而局部麻醉可以抑制疼痛感觉的传递,使其不能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因此,普通的口腔治疗大都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作为牙科局部麻醉必备医疗耗材,牙科注射针在牙科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并结合临床经验选择合适的注射设备,可以实现安全有效的局部麻醉注射

□ 蔡娜娜

牙科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注射自1884年就开始在口腔治疗中用于缓解疼痛。局部麻醉可以使特定部位的感觉丧失,一般作用部位只是身体的一小部分。当局部麻醉起效时,患者依然可以保持清醒的状态。用安全的方法达到一定深度的局部麻醉可以有效地镇痛。

目前,口腔科可供选择的注射用局麻药物有5种,即阿替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甲哌卡因和丙胺卡因。这些药物用于口腔局部麻醉相对比较安全,可基本满足临床需求。

口腔局部麻醉常规给药途径

口腔局部麻醉主要有两种给药途径:表面麻醉和黏膜下注射。

一般来说,表面麻醉需要使用更高剂型浓度的局麻药物,因此具有更多的潜在毒性。黏膜下注射可以使局部麻醉药更快地接触到神经末梢,因此相较于表面麻醉起效更快。在临床治疗中,也可通过表面麻醉与局部注射麻醉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

口腔局部麻醉注射方法

在口腔临床治疗中,有3种基本的口腔内麻醉注射方法:局部浸润、区域阻滞和神经阻滞。

局部浸润麻醉的注药位点距离进针位点只有几毫米,如颚部注射,通常在3mm~6mm之间。区域阻滞麻醉的注药位点通常稍远离于进针位点,如上颌神经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通常注药于距离治疗区域更远的神经干,如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临床医生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注射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方式,主要包括选择注射穿刺位点、进针路径和注药位点等。在手术前,需要准备合适的医疗耗材、选择最优的进针路径,最大程度保证注射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舒适度。注射针进入的深度通常根据进针位点与注药位点的位置而定。例如,神经阻滞麻醉时进针位点距离注药位点通常可达16mm~27mm,甚至更远。需要注意的是,进针位点离注药位点越远,针尖偏离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引起麻醉不全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牙科注射针产品

口腔局部麻醉药的注射一般通过一次性使用无菌牙科注射针进行。注射针由针管、针座、保护套组成,针管一端为穿刺端、另一端为对接端,按照不同的长度和直径来规定各种型号规格。

型号、规格设定依据

牙科注射针的选择取决于口腔局部麻醉所需的注射部位、注射深度以及临床医生的注射技术。

口腔局部麻醉注射针根据穿刺端有效针管长度(从针尖到针座的长度)常分为长、短和超短三种类型。不同的制造商所生产注射针长度也略有差异,典型的长度包括:长针32mm、短针25mm、超短针12mm。长针常用于那些进针位点与注药位点间距离较长的神经阻滞麻醉;短针常用于那些穿刺部位不深的注射,如浸润麻醉和上颌阻滞麻醉;超短针常用于表浅注射,如腭部注射。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注射方法,操作时都要避免将注射针全部进入组织。

牙科注射针常用内径规格一般为25G、27G、30G,规格的选择取决于麻醉穿刺的深度、回抽阳性的风险和医生的临床经验。例如,下牙槽神经组织结构致密,需要考虑注射针的偏移,内径较大的注射针穿刺过程中偏移较小,而内径较小的注射针容易弯曲发生较大的偏移。在注射部位回抽阳性风险较大时,有些临床医生倾向于选择内径较大的注射针,以增加回抽的方便性和准确性,如进行下牙槽神经、上牙槽后神经、颏神经和鼻腭神经等麻醉阻滞时。每种注射针在不同注射技术和不同应用部位都有各自的优势,临床医生可按照不同参数以及手术习惯选择最适合的注射针。

性能研究

行业标准YY/T 0587《一次性使用无菌牙科注射针》给出了一次性使用无菌牙科注射针材料、产品外观、尺寸、针孔畅通性、针尖、针座等物理性能要求;酸碱度、可萃取金属含量等化学性能要求;无菌、细菌内毒素等生物性能要求。

牙科注射针针管的刚性、韧性和耐腐蚀性等应符合GB/T 18457的要求。刚性在牙科领域是指在偏移过程中施力推杆作用在每单位面积上的反作用力,与偏移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注射针良好的穿刺性能会使其能更顺畅地穿透组织、更深入地穿透韧带等紧密组织,减少组织损伤的可能性,更便于实现其预期功能。牙科注射针的刚性和穿刺性直接影响患者的注射舒适性。

临床使用风险及建议

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注射的深度和刺入的组织类型选择合适的注射针直径和长度,以减少注射针折断的风险。

临床使用过程中,切勿弯折注射针,避免对注射针施加其他应力及产生过大的注射针移动量,这样可能对患者和医生造成严重损伤。

注射过程中应避免将注射针刺入至针体和针座连接处。如果注射针完全没入组织,患者突然移动容易折断注射针,且注射针和手柄处容易形成杠杆力,导致注射针折断。

在注射过程中不建议在深部注射时随意改变注射针的方向。如果注射针的方向必须调整,建议至少退到进针深度的一半,再重新进针。

在深部组织麻醉时建议选择较长、较大直径的注射针。

如果患者下颌骨过宽过大,注射时要触及骨面,在最大程度将注射针刺入组织时,应保留部分可见的针体,这样可以减少注射针折断的风险,并可在断针时方便夹取。

在注射过程中,既要避免注射速率过快,也要避免压力过大,以免导致患者疼痛加剧。

牙科注射针产品在口腔局部麻醉注射中已有很长时间的应用。每种牙科注射针都可应用于不同的注射部位,并且在不同注射技术和不同应用部位都有各自的优势。临床医生可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并结合产品使用说明书,选择适合规格的注射针。

(作者单位: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