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2024年09月03日

【药品安全 良法护航 2024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2024年公众十大用药提示”发布

提示规避慢病囤药、滥用减肥药等药品使用误区

中国医药报 01版要闻
2024年09月03日

本报北京讯 (记者蒋红瑜) 9月2日,中国药学会发布公众十大用药提示,提醒公众规避用药误区。

2024年公众十大用药提示是中国药学会面向药学专家征集安全用药知识点、结合临床经验和公众关切梳理出来的,分别为:慢病不能只囤药,定期复诊莫迟疑;控制血压要坚持,随意停药伤身体;颈动脉斑块高发,严加防控别大意;正确认识肥胖症,盲信神药不托底;老年肝肾功能减,谨慎用药方受益;奥司他韦抗流感,儿童用药须仔细;VD需要科学补,缺乏过量皆不宜;人未老而头先秃,长期用药救发际;服药之前看剂型,随意掰开要摒弃;光敏药物避阳光,注意事项切牢记。

“2024年公众十大用药提示”强调,有些慢病患者用药以后感觉不错,认为一直吃药就可以了,为方便就只囤药吃药,而不按照要求定期复诊做检查。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即便有些慢病治疗药物可以开较长时间的处方,也要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患者长期自行用药不复诊,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往往容易延误病情。慢病患者不应只囤药吃药,还要定期复诊进行监测,接受教育和随访,千万不要嫌麻烦。

此外,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细胞总含量增多或者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肥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容易被忽视、发病率急剧上升的慢性病。由肥胖所引发的一系列疾病正在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有肥胖症的诊疗规范。减重时,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干预,用营养+运动+心理等综合生活方式科学减重。确需使用药物减重时,应遵循医嘱,仔细权衡用药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滥用减肥药物存在安全风险。目前没有所谓既没有副作用,又不会反弹的“减肥神药”,肥胖症患者切勿盲目跟风自行用药,以免适得其反,伤了身体。减肥要树立科学的理念,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饮食和运动方案,并长期坚持。

(“2024年公众十大用药提示”详见今日本报3版)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