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维生素使用常见问题
维生素是一类具有不同化学组成和不同生理功能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也不能像糖类、蛋白质、脂肪那样可以产生能量,但是却在人体生长、发育、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维生素并不能盲目补充,下面介绍几个维生素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维生素是多多益善吗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一般从食物中获取即可满足,如果不缺乏是不需要补充的。盲目补充维生素不但无益,更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另外,如果维生素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还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浓度。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的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存在于脂肪内,通过胆汁缓慢排出,摄入过量可引起蓄积中毒。水溶性的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叶酸、胆碱、维生素C等,也不宜超量服用。
维生素A超量摄入,会引起中毒。急性中毒表现为头晕、嗜睡、头痛、呕吐、腹泻等;慢性中毒则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瘙痒、疲劳、无力、女性月经过多等。
维生素B6长期过量服用会产生药物依赖,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步态不稳、手足麻木等。
长期超量服用维生素D,可致高钙血症,引起厌食、呕吐、蛋白尿、血尿等,严重的可致肾衰竭。
维生素E如果长期服用且每日量达400~800mg,可引起视力模糊、乳腺肿大、头痛、头晕、恶心、胃痉挛、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长期每日服用量超过800mg,将改变内分泌代谢情况,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或加重心绞痛,甚至可致乳腺癌。
维生素C大剂量服用(每天超过2g)可能引起腹泻、胃胀,也可能升高体内的草酸盐水平,引起肾结石。因此,肾功能不好或有肾结石病史的人应避免大剂量服用。此外,也要注意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后一旦停用,可能出现维生素C缺乏症。
只有生病了才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有的人认为维生素是药品,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这种看法也有失偏颇。
一方面,当维生素被用于治疗疾病的时候确实是被当作药品使用,例如可以用维生素A治疗夜盲症,用维生素C治疗坏血病。但是在另一方面,维生素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必须每天都摄入一定的量,否则就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人们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但如果由于饮食习惯等,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则需要通过其他方法额外补充维生素。
可以用果汁来代替新鲜水果摄入维生素吗
果汁类饮料饮用方便、味道好、储藏时间较长,所以很受欢迎。许多人认为果汁是从水果中榨出来的,水果中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等也能全部转移到果汁中,所以喝果汁可以代替吃新鲜水果来摄入维生素。
其实,在水果制成果汁的过程中,许多矿物质和维生素都已经流失了,尤其是维生素C,本身稳定性很差,在果汁制作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被氧化破坏。另外,许多果汁中还添加了香精、色素、甜味剂和糖等成分。因此,果汁并不能代替新鲜水果对人体的营养作用,还是应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来补充每日所需的各类维生素。
(摘编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柯俊主编的《中国居民用药安全指导(科普版)》)
©2019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