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栏目主持人:石浩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理事
由于体重轻,新陈代谢速率快,器官组织未发育完全等原因,未成年人特别是儿童、婴幼儿,在用药时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很多药物都有专门为儿科患者设计的剂型,但这一情况在外用药物中却较为少见。这是为什么呢?
外用药物一般是在局部发挥作用,被吸收进入体内的量很少。以抗病毒药物喷昔洛韦软膏为例,每支软膏10克,有效成分喷昔洛韦的含量仅0.1克,相当于同类药物阿昔洛韦片的半片还不到。因此,对儿科患者而言,外用药物相对安全。尽管如此,儿童及低龄婴幼儿由于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丰富,在使用外用药时还是需要重视以下一些问题。
忌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儿童往往好动,较容易出现外伤。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时,家长们一般会想到使用“红药水”“紫药水”、酒精、碘酒等。但是这些药物却不一定全都适用于儿童。
酒精很容易被皮肤吸收,而儿童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全,摄入大量的酒精有造成肝损害的可能,所以对大面积的创伤进行消毒时,不宜使用酒精。碘酒是靠“碘”及“酒精”发挥消毒作用的,有一定刺激性,使用不当甚至会腐蚀皮肤。而“红药水”和“紫药水”的有效成分是汞和甲紫,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应避免给儿童使用。
相对而言,最适合作为儿童外伤创面消毒剂使用的是碘伏。碘伏的有效成分是有机碘,刺激性和毒副作用都较小,同时持续作用时间长,是目前医疗机构内使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之一。
用药次数宜减少
脓疱疮是春夏季儿童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常用治疗药物是莫匹罗星软膏。
莫匹罗星软膏作为局部外用抗菌药物,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湿疹合并感染,不超过10cmx10cm面积的浅表性创伤合并感染等。一般情况下,成人使用的次数是每天3次,一般5~7天为1个疗程。
莫匹罗星软膏对儿童较为安全,为达到治疗效果,儿童患者在使用时不必刻意减少用量,但是可以酌情减少用药次数。用药时应注意在成年人监护下使用,并将药物存放在儿童不便拿取的地方,以免误用。
涂药宜薄且均匀
湿疹等变态反应所引起的病症也是儿童常见病,炉甘石洗剂可用来辅助治疗湿疹。炉甘石洗剂在使用前应充分摇匀,这样才能保证有效成分均匀。涂抹时务必完全覆盖小儿患处,且宜薄而均匀。涂布不均匀会影响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如药品说明书未提供儿童推荐用量,可按公式(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表面积/1.73)估算。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此公式适合于30kg以下的儿童;对体重大于30kg的儿童,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对体重大于50kg的儿童,体重每增加10kg,体表面积增加0.1m2。
另外,有一部分外用制剂虽然对成年人安全性较高,但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的一些特点,应避免接触。
一是氯霉素类。一些抗过敏、湿疹的外用药膏中含有氯霉素,如果给儿童反复使用,可能会影响造血系统,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是喹诺酮类。儿童使用含喹诺酮类成分的外用制剂,会影响骨质发育。
三是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外用制剂会令儿童皮肤变薄,感染加重,甚至影响生长发育。此外,这类药物引发儿童系统性不良反应的风险远远大于成人。
©2019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