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安全用药
PDF版下载   
2024年04月09日

【“身边最美药师”风采录】姜德浩 乡村执业药师的“十二时辰”

中国医药报 04版安全用药
2024年04月09日

图为姜德浩(左)正在查看患者症状,以便详细讲解用药注意事项。

□ 赵闻

清晨5点半,天刚蒙蒙亮,位于川南泸州、宜宾、自贡三市交界处的长滩镇还在“熟睡”,伴随着“哗”的一声,自贡市怀德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德皓店(以下简称德皓药房)的卷帘门被拉开……直到深夜11点,小镇恢复宁静,黑夜深处,德皓药房透出的一束亮光,显得格外醒目和温暖。

在当地乡亲们看来,德皓药房负责人姜德浩不仅是这个小镇的“打更人”和“守夜人”,更是百姓求医问药时24小时在线的“明白人”。“天人相应,顺时养生。”中医出身的姜德浩深知“十二时辰”养生智慧,但在自己30余年的从业生涯中,却始终以药房为家,将每日“十二时辰”都献给了自己挚爱的药学事业。

24小时在线

开在偏远小镇的第一家药店

姜德浩出身于医药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远近闻名的中医。他从小耳濡目染,下定决心也要学医学药。当时的长滩镇石道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百姓求医问药难的问题非常突出。1990年,为方便乡亲们买药治病,刚刚“成家”的姜德浩决定“立业”——继承父业开药店,以药为生造福乡里。

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筹备,德皓药房于当年秋天正式开业。从此以后,这里既是姜德浩工作的场所,也是学习的园地,更是生活的港湾。为方便乡亲们随时应急购药,他每天天不亮便起床打开店门,晚上也坚持到街上最后一家关门。很多时候,半夜三更还有紧急敲门购药的患者。在当地百姓看来,这是一间长久执业且“永不关门”的良心药房。

“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喜欢这个职业,想继承父亲‘治病救人,福泽乡里’的遗志。”姜德浩说,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公道薄利原则服务乡亲,且经常赊账给那些手头拮据的留守老人。在他的抽屉里,有厚厚一大摞赊账欠条,时间最久的已有20余年。

姜德浩妻子印象最深的是,有年冬天,周边村里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李婆婆一早就前来咨询用药,“她说心脏不舒服,我们就建议她到镇医院去检查一下,但半夜1点多她又来敲门,我打开门一看她脸色苍白气喘吁吁,赶紧把老姜喊起来。他判断是突发冠心病,赶紧给李婆婆服用速效救心丸,老人这才缓过劲来”。

后来得知,原来李婆婆早上离开药店后,因为害怕付不起医药费,没有去镇医院,等到晚上感觉实在支撑不了,才赶到镇医院,但当时值班医生出诊了,于是全镇唯一的药房成了她心中最大的希望。“如今回想起来,还觉得后怕,如果当时我们睡熟,没有听到敲门声,后果不堪设想。”姜德浩说,从那以后,他便将原本在药房二楼的卧室搬到邻近街道的小房间,方便晚上能听到药房门口的敲门声。

34年匠心坚守

全镇第一位执业药师

在姜德浩的卧室内,一个巨大的书柜异常醒目,里面清一色都是医药书籍,从泛黄陈旧的《温热经纬》到新近出版的《药典大全》,应有尽有,姜德浩习惯从药学典籍中寻找成长的乐趣。

“父亲去世时,给我最大的遗产就是几大箱的医药典籍,并叮嘱我做这一行必须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学习学习再学习。”姜德浩说,自己从事的职业责任重大,必须要随时保持学习心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清晨5点半起床,给习惯早起的老年人测血压血糖,科普慢性病安全用药知识;早晨7点半开始一天的药事服务;晚上和凌晨时刻准备做好紧急用药服务。人流较少的下午是姜德浩每天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年复一年的学习积累,为他年近半百还能通过执业药师考试奠定了扎实基础。成为全镇第一位执业药师后,姜德浩还带动周边乡镇很多药师走进了执业药师资格考场,目前仅长滩镇就有近十位药学服务人员考取了执业药师资格。

从开设全镇第一家药店,到成为全镇第一位执业药师;从十二时辰在线服务永不关门,到34年匠心坚守功不唐捐……来自乡村、服务乡村的执业药师姜德浩,以择一业精一事终一生的匠心精神诠释了医药人的职责和担当。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