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美业观潮
PDF版下载   
2024年01月25日

让产品过期、标签信息不全、来路不明不再困扰消费者——

美妆盲盒亟待找到正确打开方式

中国医药报 07版美业观潮
2024年01月25日

□ 本报记者 殷芝

近几年,每当岁末年初,各路商家都会纷纷推出节日系列化妆品盲盒,此种营销模式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然而,近期一位来自内蒙古的消费者李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在快手平台一家主播店铺购买了化妆品盲盒,收到货后发现产品数量和品牌与主播承诺的并不一致。记者采访发现,像李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少美妆盲盒在网络平台售卖过程中存在产品过期或临期、标签信息不透明、售后服务缺失等情况。

化妆品盲盒暗藏“猫腻”

2023年12月16日,李女士在快手平台“本本彩妆严选”主播店铺购买了一款价值29.9元的美妆盲盒。5天后收到货,李女士却发现盲盒内的产品与主播宣称的品类、品牌不一致。“主播在直播时给我们展示的是盲盒里包含10件化妆品正装,并表示品牌均为大众熟知的品牌,我实际收到的只有7件化妆品,其他3件都是粉扑;产品品牌也都是没听过的‘杂牌’。”李女士说。此外,产品还存在过期、包装破损等质量问题。

李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其收到的盲盒产品图片和主播直播片段。图片显示,盲盒中有一款高光产品有效期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18日,这意味着李女士收到产品时,该产品已经过期;一瓶精华的包装出现破损,精华液洒得到处都是。而在直播片段中,主播承诺产品不会存在临期、过期的情况。

记者在一些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上述情况并不少见。“都是假货,瓶身都是劣质塑料,在手上试了一下过敏了。”“盒装全是临期小样,亏死了。”“产品看不到生产批号、日期,而且发货不带外包装。”在淘宝店铺“小屈券码”的“屈臣氏正品护肤品美妆盲盒”产品页面下,有部分消费者对化妆品盲盒质量提出质疑。在淘宝店铺“抽抽美妆店”内,也有消费者表示收到的盲盒中,眼影盒内没有眼影产品以及其他产品过期等问题。

部分产品来路不明

近年来,盲盒经济快速崛起,美妆盲盒因其趣味性与不确定性,受到不少年轻消费者喜爱。

“光看盒子,我们不知道里面的化妆品是什么品牌和类型;能否买到自己喜欢的,得看运气。”北京的刘女士是化妆品盲盒爱好者,她表示,之所以喜欢购买化妆品盲盒,主要在于可能“捡漏”一些高于购买价格的化妆品及其带来的刺激感,同时还可以体验各种品牌不同品类的产品。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市面上的美妆盲盒主要分为3种。一种是品牌自行推出的盲盒,盲盒内的产品通常为该品牌的多品类商品,或者是与其他品牌的联名盲盒;一种是商家自行组合的盲盒,包含不同品牌不同品类的商品;一种是订阅式盲盒,主流品牌包括“justbox”“心动鲤盒”“RulyBox”等,消费者可按个人需求选择单月、季度或年度订阅。

确实有部分消费者开出了高于盲盒价格的化妆品,满足了“捡漏”“刺激”的消费心理。但同时,部分化妆品盲盒商家抓住消费者这种心理,刻意夸大宣传,甚至趁机销售“三无产品”。

2023年3月17日,京津冀消协组织联合发布的盲盒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在对6208份调查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57.25%的受访者购买过化妆品类盲盒,不少人购买的化妆品类盲盒存在产品使用期限较短、来源不明的情况,如从淘宝上“justbox”订阅式盲盒内开出了没有中文标签的化妆品。

2023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明确了盲盒经营者应当通过产品标签、消费提示等方式充分告知消费者盲盒商品的名称、产地、生产者、执行标准、性能、规格、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关系商品质量的基本必要信息。

然而,记者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由于大部分化妆品盲盒内的产品都是化妆品小样或无外包装的产品,消费者很难得知产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过期及无标签信息等产品的质量安全无法保证,可能存在微生物、菌落总数超标,或检出禁用原料的可能,给消费者用妆安全带来了安全隐患。”一位国家化妆品检查员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产品过期临期、无标签信息等问题,不少消费者曾尝试与商家沟通,但大多数都未得到商家的正面回应和积极解决。如淘宝平台的“小屈券码”“暖夜季warmnight”店铺内的多款化妆品盲盒商品页面的标题均明确“不接受中差评”“不退换货”等。

“目前我也在与商家沟通中,希望能退货退款,但是客服不承认产品过期和包装破损的问题,一直在跟我绕弯子。”李女士说。

谨慎购买美妆盲盒

针对化妆品盲盒,海南省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处副处长钟祥全表示:“盲盒里的产品不一定适合自身皮肤特点,消费者应当结合自身皮肤特性理智消费化妆品盲盒,特别是过敏人群在使用化妆品前应当进行测试,避免安全风险。此外,商家也要诚信经营,自我约束,不能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应进一步优化售后服务,保障消费者用妆安全。”

盲盒不是监管盲区。事实上,《指引》对化妆品以盲盒形式进行销售的态度非常谨慎。其第五条规定:“食品、化妆品,不具备保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条件的,不应当以盲盒形式销售。”这意味着,只有经营者具备“保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条件”,化妆品才能以盲盒的经营形式进行销售。

对于化妆品盲盒带来的安全隐患,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文指出:“消费者在盲盒消费中,如遇到超范围经营的商品,应坚决拒绝。鼓励消费者通过随手拍、投诉举报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消费者购买到过期化妆品盲盒该如何维权?北京雍文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伟提出建议:“像‘不退换货’这样的格式性条款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属于无效条款。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向商家要求退货退款。此外,经营者提供过期商品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还可以要求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支付商品价款3倍的增加赔偿。如果和商家沟通无效,可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进行举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