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静脉壁扩张、膨出和迂曲,呈现条索状、团块状的现象。下肢静脉曲张十分常见,尤其是在一些需要长时间站立的职业人群中,比如教师、医生和护士等。
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
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是由先天性浅静脉壁薄弱或瓣膜关闭不全,以及静脉内压力持久升高导致。其中,近端静脉属支瓣膜发生闭锁不全,使血液逆流,又会逐渐破坏远端瓣膜而形成静脉曲张。
需长期站立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患有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排尿困难的人群以及孕妇等比较容易出现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的表现
下肢静脉曲张发病初期,患者多有酸胀不适和疼痛的感觉,同时有肢体沉重感,易疲劳,有时还可伴小腿肌肉痉挛现象,多在久站或午后感觉加重,而在平卧或患肢抬高时明显减轻。
病变后期,则以静脉曲张引起的并发症为主。受损的静脉隆起、扩张、迂曲,尤以小腿大隐静脉走行区病情更为严重。
病程较长者,在小腿皮肤,特别是在踝部皮肤常出现营养性改变,包括皮肤萎缩、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和溃疡形成等。
临床上,根据症状通常将下肢静脉曲张分为C0~C6共7级。
C0级:无可见的静脉疾病症状。
C1级:毛细血管扩张或者出现网状静脉丛。
C2级:出现明显静脉曲张,凸出皮肤,呈团状或结节状。
C3级:肢体水肿,伴有酸胀感。
C4级:出现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改变,色素沉着或湿疹、皮下脂肪硬化症或白色萎缩症。
C5级:出现愈合期溃疡。
C6级:出现活动性溃疡。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主要包括压力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压力治疗 即穿着弹力袜或者利用弹力绷带治疗,适用于大部分轻症患者,疗效确切。主要作用是改善下肢沉胀不适症状,能够延缓病情进展,但不能使曲张的静脉恢复。
药物治疗 在病程的各个阶段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特别是对于静脉曲张严重者,药物治疗尤为重要。常见治疗药物包括静脉活性药物(柑橘黄酮片、七叶皂苷钠片等)、纤维蛋白分解药物、前列腺素E1、己酮可可碱、非甾体抗炎药物等。
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去除曲张静脉,消除症状并防止复发。
其他疗法 主要包括硬化剂注射治疗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硬化剂治疗是将硬化剂注入曲张静脉,使其发生无菌性炎症、纤维性闭塞,达到使曲张静脉萎陷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仅适用于局部轻度曲张或传统静脉曲张手术的辅助治疗。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是运用激光能量损毁大隐静脉内膜,加压包扎,使静脉粘连而闭塞,进而达到去除静脉曲张的效果。
日常预防与保健
为了预防和缓解下肢静脉曲张,日常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保养。
●休息时可垫高下肢,必要时按摩腿部,促进血液循环。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保持一种坐姿不动,坐时勿跷“二郎腿”,常做抬腿和勾腿运动。
●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高温可使血管扩张、加重静脉内血液瘀滞。
●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特别是骑自行车、慢走等,运动时腿部肌肉收缩,可帮助静脉血液回流。运动时最好穿上弹力袜,可有效消除疲劳感。
●均衡饮食,防止便秘,避免过度肥胖,积极治疗引起排尿困难及慢性咳嗽的原发疾病。
●不穿收腰过紧的衣裤,选择鞋跟较低的鞋子和宽松的衣裤,尽量避免穿高跟鞋。
●使用弹力绷带或穿医用弹力袜;女性怀孕期间可能诱发和加重下肢静脉曲张,更宜考虑穿弹力袜进行保护。 (安安网供稿)
©2019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