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 |
|
![]() |
|
![]() |
|
![]() |
|
我国医药商品出口主要以化学中间体、原料药、中药材、植物提取物等上游原料为主,长期存在周期性价量波动,在“十三五”期间仍有表现。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后,国际贸易陷入低迷,出口交货值大幅下滑。但我国采取果断措施严防疫情,迅速恢复生产,口罩、手套、呼吸机、脉搏血氧仪等抗疫关键医疗用品出口大幅增长,展现出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大国担当。2020年,我国医药商品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2.64%,创增长新高,为全球抗击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
“十三五”期间,我国医药制造业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其中,化学类制药(包括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中药类制药(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两大板块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贡献处于产业主导地位。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紧随其后,利润总额的产业占比逐年提高。其中,医疗器械出口表现优异,2019年、2020年,医疗器械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1.5%、155.05%。
二、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情况
百强企业是医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课题组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企业为观察对象,剔除不全面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医药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平均增长10%以上,高于全产业增速;主营业务收入在全产业占比逐年上升,2020年百强企业中营业额超过百亿元的企业已经达到26个。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百强企业由于临床大品种药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市场销售受疫情影响的程度较深,主营业务收入在2020年出现负增长,全产业占比明显下滑,营业额超百亿元企业的数量略受影响。
“十三五”期间,百强企业积极向创新研发转型,向研发要效益的趋势明显,研发费用投入、研发强度都保持了快速增长。企业进入百强的门槛也持续上升。2020年,医药百强企业研发强度达到6.8%,高出科技部公布的全国各子行业平均研发强度4个百分点,在全国工业研发创新投入中处于前列。
©2019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