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化妆品专刊
PDF版下载   
2021年02月09日

与其钻“字号”空子不如想办法做好产品

中国医药报 05版化妆品专刊
2021年02月09日

□ 缪宝迎

医疗器械与牙膏的界限十分清晰,为何会出现“械字号牙膏”?唯一的解释是,商家为了提升销量,故意张冠李戴、李代桃僵。由于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相对简单,一些不法商家便按冷敷凝胶等进行备案,但实际以牙膏之名售卖,并冠以“医用级”“更安全”等宣传语,误导、欺骗广大消费者,既便于浑水摸鱼,又给监管带来难度。

“械字号”频频被“扯虎皮拉大旗”,早有先例。此前,就有商家将医用敷料冠以“械字号面膜”之名,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2020年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化妆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费陷阱》,明确表态不存在“械字号面膜”的概念,有力扭转了“械字号面膜”违法宣称的市场乱象。而后,又出现了“械字号护肤品”等产品,包括此次被曝光的“械字号牙膏”。值得注意的是,为正本清源,各地监管部门纷纷启动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专项整顿工作。2020年11月,上海市药监局发布《上海市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工作指南》,明确“缓解过敏型”“消痘型”等多种型号的第一类医疗器械不符合备案要求。近日,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清理规范指引》,所有打着“械字号”旗号的化妆品通通被要求注销。

当然,在监管部门从源头划出“红线”的同时,一定还会有商家抱有侥幸心理,绞尽脑汁钻个什么空子。但已正式实施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不仅明确了品牌方和生产企业的权责,也加大了对化妆品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这就意味着,品牌方和生产企业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守法生产经营,让械字号、妆字号路归路、桥归桥。

事实上,产品质量是最佳的营销。在资讯科技发达的当下,真正的好产品自己会说话。品牌方抑或是生产企业,与其在字号上钻空子、想办法,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将产品做好,让产品说话。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