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医疗器械专刊
PDF版下载   
2025年08月21日

不断夯实自身优势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中国医药报 05版医疗器械专刊
2025年08月21日

近年来,我国化妆品进口规模持续缩小,出口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可以说,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离不开企业研发实力的快速崛起与全产业链的迭代完善。

自2021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以来,我国化妆品监管法规体系逐渐完善,为化妆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在法规政策的支持引导下,化妆品企业纷纷加大科研投入,将关注重点从营销转向技术,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开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注册和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达272个。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企业积极挖掘中国特色植物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成功研发出一批功效明确、来源天然的化妆品新原料,既顺应了全球崇尚绿色、天然产品的大趋势,更赋予了品牌和产品文化价值与故事内涵,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化妆品品牌和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体现出我国化妆品企业正以加强原料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为导向制定发展策略,着力巩固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从长远来看,这种发展策略将真正推动我国化妆品企业研发实力不断提升。

此外,我国化妆品产业链持续迭代完善,从原料到中间体,再到包材和成品,每一个环节都有诸多企业布局,这使得国产化妆品在性价比和多样性方面较进口产品更具优势。

可以说,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化妆品企业已然迈过以代加工为发展主要手段的成长阶段,正凭借政策推动及研发实力提升,逐步建立起自身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除美国等传统市场外,我国化妆品在印度尼西亚等多个新兴市场也取得突破,出口目的地趋向多元。

然而,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潜在风险,主要体现在法规、文化差异以及与当地品牌竞争等方面。例如,企业在进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市场前,需要持有清真认证证书。但需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及地区进行的清真认证可能并不通用。如马来西亚认可印度尼西亚进行的清真认证,但马来西亚的清真认证并不能在印度尼西亚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市场进入难度。

但从整体来看,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新兴化妆品市场不断涌现,国际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吸引着我国化妆品企业挖掘新的“蓝海”。今年下半年,我国化妆品产业有望通过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进一步调整全球布局,创造新的市场机遇。企业若想抓住机遇更好“出海”,可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第一,精准选择目标市场。建议企业基于前期调研获取真实可信的消费者画像,结合自身产品特征,优先选择需求潜力大、同品类产品竞争少的区域市场切入。

第二,充分重视合规工作。建议企业充分了解目标市场化妆品监管法规体系和市场准入流程,在目标市场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合规工作,有效规避潜在风险,确保企业在国际市场稳健发展。

第三,合理布局销售渠道。建议企业基于产品潜在用户群体的购买习惯和产品定位,合理布局线上及线下销售渠道,并辅以针对性市场营销策略,实现高效转化,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高滢 柳燕)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