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健康中国
PDF版下载   
2025年07月05日

过敏性结膜炎防治常见误区

中国医药报 04版健康中国
2025年07月05日

□ 吴宁玲 曹雯媗

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眼部过敏性疾病,多由于眼结膜受到花粉、尘螨、真菌、动物毛发等物质的刺激,引发过敏反应。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睛奇痒无比、揉眼不能缓解,同时伴有流眼泪以及眼睛红肿、灼热感等症状。

很多人对过敏性结膜炎存在误解,甚至因此耽误治疗。以下是常见的8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过敏性结膜炎会传染

过敏性结膜炎是免疫系统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的过度反应,本身不传染。如果一家人同时发病,可能是共同生活在同一过敏环境(如尘螨滋生的床品)所致,而非互相传染。

误区二:和其他疾病混淆

过敏性结膜炎的典型症状是眼痒难忍,像有小虫子在爬,而普通感冒引起的眼睛痒可能伴随鼻塞、发烧,干眼症更多的是干涩感,感染性结膜炎(如红眼病)则常有黄色分泌物。切记分不清时不要乱用药物,先找医生。

误区三:不痒了就停药

症状缓解不等于痊愈。擅自停药可能让炎症“死灰复燃”,甚至更严重。最新研究显示,部分患者需要持续用药2~4周才能稳定病情,遵医嘱是关键。

误区四:乱用网红眼药水

自行购买含激素或收缩血管成分的眼药水,可能越用越糟。比如,长期用含收缩血管成分的眼药水,会引发“反跳性充血”,加重干眼症状。因此,一定要先明确过敏类型,再针对性治疗。

误区五:疯狂揉眼睛

揉搓会释放更多炎症因子,甚至刮伤角膜。正确的止痒方式是冷敷(用毛巾裹冰袋敷眼)或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冲走过敏原。

误区六:躲家里就安全了

室内过敏原可能比户外过敏原更“凶残”。尘螨、宠物皮屑、空调积灰都是常见元凶。建议大家定期清洁、晾晒床品,使用防螨布料,定期清洗空调滤网。

误区七:懒得查过敏原

虽然过敏原检测无法100%锁定“凶手”,但能缩小范围,进而更有针对性地防护。比如查出对尘螨过敏,可针对性除螨;对花粉过敏,外出戴护目镜,回家及时冲洗眼睛,少去花草树木多的地方;对宠物皮毛过敏,就要减少与宠物的接触。

误区八:过敏性结膜炎防不住

过敏体质虽难改变,但有效防护可减少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比如,花粉季减少外出,室内用空气净化器,增强免疫力(适度运动+均衡饮食+中药调理)。最新研究还发现,规律使用人工泪液可稀释过敏原,降低发作频率。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