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血管内超声是一种使用超声波技术在血管内部进行成像的方法,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一种使用光学技术进行高分辨率断层扫描成像的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将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合起来,形成血管内超声-光学双模成像系统(IVUS-OCT)。
产品技术及应用
IVUS-OCT结合了超声和光学的优势,能够同时提供高分辨率的结构信息和光学显像能力。通过血管内超声-光学双模成像,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定位血管狭窄、斑块、血栓等异常,并评估血管壁的组织特征,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IVUS-OCT同时集成了IVUS和OCT成像探头,可以在同一血管位置进行IVUS和OCT成像。使用时,医生可根据需要切换不同的成像模式进行评估和分析。
IVUS-OCT一体机在临床上较常见的应用是用于冠状动脉,如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冠脉支架放置等。
一些IVUS-OCT一体机还可以用于外周动脉病变的评估,如下肢动脉或其他部位的血管狭窄和血管成形术前评估。
IVUS-OCT的发展史
IVUS-OCT一体机的发展得益于血管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以下是IVUS和OCT各自的发展历程以及IVUS-OCT一体机的整合历程。
IVUS的发展
1969年,IVUS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最早,这一技术被用于研究动物的血管成像。
1984年,IVUS设备开始应用于人类冠状动脉成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世纪90年代,IVUS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和推广,可以提供血管内部的高分辨率图像,成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工具。
OCT的发展
1991年,OCT的概念首次被提出,用于透明组织成像,如视网膜。
2000年,OCT技术开始在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为血管内的高分辨率成像提供了新的选择。
2010年以后,OCT技术达到了更高的分辨率,并拥有了更快的成像速度,在临床上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IVUS-OCT一体机的整合
进入21世纪,随着IVUS和OCT技术的成熟,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将两种成像模式相结合,尝试探索出一种能够同时获得IVUS和OCT图像的设备。
2010年,首批IVUS-OCT一体机开始出现,并获得了临床试验的支持,证明了其在冠状动脉评估和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潜力。
目前,IVUS-OCT一体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断有新的设备推出,提供了更高的分辨率、更强大的功能和更简化的操作。结合IVUS和OCT的优势,IVUS-OCT一体机能够提供更全面、灵敏的血管成像,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血管病变,指导治疗决策和手术操作。
有望成为新技术趋势
当前,人口老龄化成了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由于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存在心血管病风险因素的人群数量较大。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持续上升,将为心血管医疗器械市场提供巨大机会。
冠心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手段。PCI手术量的增长将为IVUS和OCT技术的应用带来增量。IVUS能够穿透血液,具有更深的成像深度,但其空间分辨率较差,影响图像质量;OCT具有更好的分辨率,能对比斑块成分,如脂质、钙化、纤维组织和血栓等,但其成像深度有限,且易受红细胞散射干扰。IVUS- OCT多模成像系统有望成为血管腔内影像技术的新趋势。
(思宇MedTech供稿)
©2019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