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 |
▲图为仲景宛西制药山茱萸示范基地。 |
![]() |
▲图为仲景宛西制药化验科研中心研究员在检验产品质量。 |
□ 张一
和煦的春风吹拂伏牛山脉,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十万亩山茱萸进入盛花期,鹅黄色的花海沿着山谷绵延开来,漫山遍野洋溢着勃勃生机——这里是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仲景宛西制药)的山茱萸示范基地。
今年2月份,河南省药监局发布的《关于中药材GAP延伸检查结果的通告》显示,该局对仲景宛西制药申报的山茱萸开展中药材GAP延伸检查,结果是符合要求。仲景宛西制药山茱萸示范基地成为河南省率先通过中药材GAP延伸检查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仲景宛西制药研发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高松表示:“山茱萸GAP基地的建设,不仅是我们在中药材质量控制方面的重要突破,也是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举措。”
从源头控制质量
如今,无论是在中药材种植基地还是交易市场,“药材好,药才好”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口号由仲景宛西制药率先提出,也是该企业始终坚守的价值理念和初心。
西峡县是山茱萸的道地产区,1998年起,仲景宛西制药先后在西峡县太平镇、二郎坪镇、丁河镇、寨根乡、米坪镇5个乡镇建设山茱萸药材基地,面积总计10.68万亩。
为保证山茱萸药材品质,仲景宛西制药自基地建设起便始终坚持规范化管理,强化肥料和农药等投入品管理,规范农户采收加工行为,努力从源头保障中药材质量。
高松认为,企业和农户相互配合才能种出好药材。为此,仲景宛西制药不仅为药农免费提供山茱萸种子,还在药农培育山茱萸的过程中提供一体化指导:不定期开展山茱萸种植、修剪、病虫害防治、老树整治等专业技术培训,针对生产关键环节每年组织技术人员指导药农实际操作;在收购前、中、后期,企业质检员对山茱萸质量进行检测,经过层层把关,符合要求的药材方可入库。
要求如此严格,药农为什么还能够专注于仲景宛西制药的山茱萸种植?在高松看来,保护价收购是企业给药农的“定心丸”。
据介绍,仲景宛西制药与药农建立了利益共享机制,与药农签订30年的收购合同,每年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山茱萸,确保药农收入稳定。这种方式进一步激发了药农的种植热情,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仲景宛西制药在山茱萸种植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村企一体化特色发展之路。目前,西峡县从事山茱萸等中药材种植的药农超过20万人,占比超过当地农业人口的一半,山茱萸已成为山区农民的“致富果”。
持续创新发展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松说:“仲景宛西制药在山茱萸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困难,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克服困难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山茱萸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困扰药农和企业的难题,啃食叶片的大蓑蛾和木撩尺蠖、蛀食果肉的蛀果蛾都令人头痛不已。病虫害使山茱萸产量和质量大幅降低,直接影响药农的收入。
为解决病虫害防治难题,仲景宛西制药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从实际出发,进行山茱萸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
优质的种子是优质药材的基础,仲景宛西制药持续在良种选育上发力。仲景宛西制药的山茱萸育苗繁育基地位于西峡县二郎坪镇栗坪村,这里年平均气温13.2℃至16.5℃,年降水量800毫米至1200毫米,年平均日照1800小时至2200小时,是山茱萸苗木生长的理想场所。依托自建的良种繁育基地,仲景宛西制药从浙江、陕西、河南采集圆柱形、短圆柱形、椭圆形等不同果型的山茱萸,构建起山茱萸种质资源创新的“基因宝库”,形成种质资源圃。
同时,仲景宛西制药广泛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促进创新科研成果落地,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推动形成互惠互利的共赢格局。例如,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展山茱萸矮化技术研究,提升种植效率和药材质量;与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合作,选育宛中1号(石磙枣)、宛红1号等优势品种。
此外,仲景宛西制药还积极创新管理方式。企业利用自建的“仲景宛西制药中药材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采取“线下管理+线上追溯+纸质文件留存”的方式,全过程监控山茱萸质量。
高松介绍:“线下,质监员在基地管理生产过程;线上,技术人员根据溯源系统的要求填写数据,系统会按照产品批次生成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一键溯源;技术人员根据企业质量管理要求,留存纸质记录并分类归档。”
在持续创新的驱动下,仲景宛西制药山茱萸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2018年,被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认定为“三无一全”品牌基地;2023年,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河南省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等。
据介绍,除了伏牛山山茱萸示范基地,仲景宛西制药还在河南、安徽、四川等地建立了怀地黄、牡丹皮、泽泻等五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努力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
(本文图片由仲景宛西制药提供)
©2019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