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开栏的话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药监实践的进程中,各地铆足干劲,乘势而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即日起,本报推出“新春走基层”专栏,带您走近监管一线、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从不同角度了解药监部门保安全、促发展的实际成效,观察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最新动向,感受高质量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带给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敬请关注。
□ 齐桂榕
“大娘,您躺到这里,给您测个心磁。”1月16日上午11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站式胸痛中心护士按下按钮,来自山东临沂的唐大娘被送入圆拱形的心磁成像设备,不到2分钟检查就完成了。唐大娘刚下床,一张显示等磁图、电流密度图、心磁图等级等信息的报告单就打印完成了。
唐大娘已在临沂当地医院通过CT血管成像检查发现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被建议做手术,因此来到齐鲁医院就医。经过检查,唐大娘心电图、血液检查心肌酶指标均未提示异常,而心磁检测结果则提示高风险。
心磁成像设备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房建成院士团队与齐鲁医院联合开展的医工融合科研成果转化项目。2024年11月,该产品通过山东省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获批上市,用于采集、记录人体心脏磁信号。
心磁检测用来监测人体心脏的极弱磁信号,以便更早地发现隐匿的高风险疾病。“心磁检测兼具快速、无创、无辐射、高精度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急诊疑似心肌缺血患者快速筛查、体检人群风险提示等场景,帮助患者抓住早诊早治的良机。”心磁成像设备项目主要参与者、齐鲁医院放射科主任于德新介绍。
据了解,心脏磁场极其微弱,其强度比地球磁场低若干个数量级。要想捕捉到人体的极弱磁信号,需要技术团队既能打造出屏蔽地球磁场干扰的近零磁环境,又要研发出低成本、超高灵敏性的极弱磁测量技术。
正在齐鲁医院驻场的房建成院士团队成员齐元琨介绍,研发团队从零开始,自主创新,实现了心磁成像设备从硬件到软件的100%中国造。
验证医疗器械的有效性需要大量临床研究支撑。齐鲁医院作为心磁成像设备项目牵头单位之一,成立零磁医学研究与应用联盟,建立全球最大的急性心血管病极弱磁功能信息数据库,通过6万余例患者的心磁数据,推进心磁成像设备的临床转化应用。
为推动心磁成像设备上市,药品监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据悉,在研发初期,山东省药监局及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提前介入指导,促进研审联动,压缩注册审评时间。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研发环节,审评人员多次与心磁成像设备项目团队沟通交流,从审评角度提供意见和建议,为后期产品的注册申报节约了大量时间,让产品尽快用于临床。
“实现心脏检测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化,是中国医生和中国科学家的共同使命。心磁成像设备的获批上市,进一步提振了我们的信心。”于德新感慨道。
据悉,目前心磁成像设备研发团队除了开展针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适应证的临床应用研究外,还将打造小型化、便捷化心磁测量产品作为新的研究方向,他们希望让医疗器械领域前沿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不断创新突破,优化产品性能,推动心磁成像设备未来走进寻常百姓家,造福更多患者。
©2019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