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医药专刊 产业·企业
PDF版下载   
2024年07月11日

Amneal:逆风起飞的巨擘

中国医药报 03版医药专刊 产业·企业
2024年07月11日

二、Impax的发家历程

Impax成立于1995年,创始人是美籍华人Charles Hsiao(肖俊雄)和Larry Hsu(许中强)。Charles Hsiao在创办Impax前已经与另外两人成功创办了Ivax,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Ivax已发展成为美国屈指可数的仿制药巨头。Larry Hsu曾经是雅培产品开发部总监,负责制剂处方工艺开发。1994年10月,Charles Hsiao辞去Ivax副董事长的职位,与Larry Hsu一起组建了Impax Pharma。

由于两大创始人都曾从事药物制剂相关工作,Impax成立后最初的几年里,一直致力于缓控释制剂开发,建立了多颗粒同心释放系统(CMS)、多时相释放系统(TMDS)、可分割的多单元释放系统(DMDS)、液体缓释系统(SLDS)、粒子分散系统(PDS)、制剂稳定系统(PSS)和速溶系统(RDDS)等专利技术平台。2000年前后,缓控释制剂在ALZA的带动下变得非常流行,据当时的IMS数据,2001年,美国口服缓控释制剂市场规模达到135亿美元。Impax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两大制剂专家的精心打造下,很快就成为了美国有名的缓控释制剂载药企业。

1999年底,Impax通过与Global Pharma合并而获得了其生产设施,产品开始上市销售,当年的销售额为100万美元。2001年,Impax与Teva达成合作,将12个口服缓控释制剂一次性授权给Teva代销,随后营业收入迅速上涨(详见表1)。2003年,Impax成功挑战Claritin-D(氯雷他定伪麻黄碱缓释片)的专利,获得了180天的市场独占期。

2004年,Barry R. Edwards上任Impax的首席执行官。Edwards担任首席执行官期间,Impax的发展并不乐观,甚至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2006年,首席执行官帅印交给Larry Hsu。Larry Hsu操盘期间一直采用载药技术“双驱”战略,开发高壁垒仿制药和505b(2)制剂,2010年,Impax的销售额首次突破8亿美元。然而,随着口服缓控释制剂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仿制药企业掌握,且创新药更注重分子设计的一步到位,Larry Hsu的战略模式很快遇到了瓶颈。2011年开始,Impax的销售额开始走下坡路,到2013年Larry Hsu宣布退休时,Impax的销售额相较2010年下降了42%,净利润萎缩了60%。

Larry Hsu退休后,Fred Wilkinson接管了Impax。在他的主导下,Impax发动了成立以来的首次兼并,于2014年以7亿美元价格收购了Tower Holdings。此后,Impax的销售额再次回到8亿美元,但处境却每况愈下。除收购Tower外,Wilkinson还利用Teva与Allergan交易Actavis的机会,收购了18个仿制药产品包,总交易额达5.84亿美元。但是这些产品的大幅降价导致Impax大规模的资产减值,最终血本无归。在Wilkinson担任首席执行官的两年间,Impax净资产下降了近9亿美元(详见表2)。

2016年底,Wilkinson离任,经过J. Kevin Buchi的短暂过渡后,Impax找来了大名鼎鼎的Paul M. Bisaro(原Actavis的首席执行官)担任首席执行官。在Paul M.Bisaro上任半年后,Impax与Amneal达成了合并协议。虽然是合并,但Impax股东仅获得新公司25%的股份,实际是变相被收购。 (二)

(摘编自《仿制药企兴衰启示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