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医药专刊 研发·智药
PDF版下载   
2024年07月11日

【ICH基础知识500问】E2D上市后安全性数据管理:快速报告的定义和标准(上)

中国医药报 02版医药专刊 研发·智药
2024年07月11日

问:E2D指导原则与ICH E2系列中的其他指导原则是否有关联?其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E2A指导原则《临床安全性数据管理:快速报告的定义和标准》与E2D指导原则《上市后安全性数据管理:快速报告的定义和标准》都是有关安全性数据中快速报告的指导原则,只不过E2A是上市前的,E2D是上市后的。E2A和E2D都是二级指导原则,在我国均已发布了实施公告。

E2D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介绍与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相关的术语及其定义;第三部分介绍单个病例安全性报告的来源;第四部分是快速报告的标准要求;第五部分是对案例管理的规范。

问:E2D和E2A中规定的相关术语的定义有没有相似之处?

答:E2D和E2A对于不良事件(AE),药品不良反应(ADR),严重的、非预期的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的定义是一致的,但其中针对药品不良反应这一定义,还需要根据地区的法规、指导原则和实际情况来确定。药品不良反应是由药品引起的有害的和非预期的反应,与不良事件相比,这里的“药品引起的反应”是指药品和不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至少存在合理可能性。

E2D中指出:与事件不同,反应是通过药品与被怀疑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表征的。出于监管报告的目的,如果不良事件是自发报告的,即使药品与不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清楚或者未得到确认,它也符合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问:单个病例安全性报告都有哪些来源?

答:单个病例安全性报告主要有四个来源,分别是:主动报告、强制报告、协议报告和源于药政管理部门的报告。

其中,主动报告来源又可以分为自愿报告、文献报告、互联网报告和其他报告。

问:主动报告中的自愿报告是指什么?

答:自愿报告是指卫生专业人员或消费者向公司、管理部门或其他组织(如WHO地区中心、毒品控制中心)主动提供的信息,内容包括患者在使用一种或多种药品后发生的一个或多个不良反应。也就是说,这种报告不是源于研究或者其他任何有组织的数据收集计划,而是来源于医生或患者的主动联系报告。而主动报告中的文献报告、互联网报告和其他报告都应是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有责任主动去搜集和上报的。

问:强制报告是指相关药监部门要求上报的安全性信息吗?

答:强制报告是从有组织的数据收集系统获得的报告,数据收集系统包括临床试验、药品注册、上市后指定患者参与计划、其他患者支持和疾病管理计划、患者和卫生保健人员的调查、针对有效性或患者依从性收集的信息。因此,从这些途径获得的不良事件报告不属于自愿报告。出于安全性报告的目的,强制报告应归属于研究报告,应该由卫生专业人员或MAH做出合理的因果关系评价。

(摘编自《ICH基础知识500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