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医药专刊 研发·智药
PDF版下载   
2024年05月16日

4月份中美欧批准上市新药盘点

首个国产ROS1靶向药安奈克替尼获批上市

中国医药报 06版医药专刊 研发·智药
2024年05月16日

□ 陈倩

今年4月份中美欧批准上市的11款新药中,共有5款是全球范围内首次获批的新药。其中,正大天晴研发的安奈克替尼是我国药企自主研发的首个靶向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药物。

中国上市三款新药

4月份,我国批准了3款新药上市。根据Pharmadigger数据库,安奈克替尼为当月全球范围内首次获批的新药。

安奈克替尼(商品名:安柏尼)是正大天晴自主研发的针对ALK、ROS1和MET的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ROS1融合的平均发生率为1%~2%,东亚人群中略高,为2%~3%。ROS1融合阳性NSCLC多见于年轻、不吸烟的腺癌患者,且多数在就诊时已有局部扩散或远处转移,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该药本次在中国获批基于一项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显示,111例受试患者中,安奈克替尼客观缓解率达到81.08%,缓解持续时间中位数达到20.3个月,在CD74-ROS1融合(CD74是最常见的ROS1融合伴侣,携带的患者更容易脑转移)和脑转移两类难治性人群也展现类似疗效。

玛伐凯泰(商品名:迈凡妥)是首款也是目前唯一获批的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肌钙-肌球蛋白结合,阻止肌桥形成,从而改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亢进,进而改善患者心肌舒张功能。该药最早由MyoKardia公司开发,2020年10月,百时美施贵宝以130亿美元收购MyoKardia公司获得。玛伐凯泰是首个针对HCM发病机制的治疗药物,本次在中国获批是基于全球临床研究EXPLORER-HCM和中国临床研究EXPLORER-CN的结果。结果显示,在中国梗阻性HCM患者中,相对于安慰剂,玛伐凯泰在Valsalva左心室流出道(LVOT)峰值压差上表现出显著改善。该药此前已于2022年4月在美国获批上市。

伊普可泮(商品名:飞赫达)由诺华研发,是全球首款特异性补体B因子口服抑制剂,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补体旁路途径中的近端通路,可全面控制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弥补抗C5抗体治疗的缺陷。该药本次在中国获批是基于名为APPOINT-PNH的Ⅲ期全球临床研究以及中国亚组临床研究的结果。该研究证实了盐酸伊普可泮胶囊在既往未接受过补体抑制剂治疗的成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在接受治疗24周后,大多数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达到12g/dL或以上,几乎所有患者实现避免输血,患者报告的疲劳也有所改善。伊普可泮此前已于2023年12月在美国获批上市。

美国上市五款新药

4月份,美国批准上市5款新药。根据Pharmadigger数据库,除Ceftobiprole外,均为全球范围内首次获批的新药。

Ceftobiprole(头孢比罗酯,Zevtera)是Basilea制药研发的一款静脉注射的新一代头孢抗生素,可快速杀死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和革兰氏阴性菌。该药本次在美国获批主要基于3项Ⅲ期临床研究的积极数据。在390例成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SAB)患者中进行的Ⅲ期临床研究ERADICATE结果显示,头孢比罗酯组的治疗成功率非劣效于达托霉素组(69.8% vs.68.7%);在679例成年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BSSSI)患者中进行的Ⅲ期临床研究TARGET结果显示,头孢比罗酯组的早期临床应答率非劣效于万古霉素联合氨曲南组(91.3% vs.88.1%);在706例成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ABP)患者中进行的Ⅲ期临床研究中,头孢比罗酯组的临床治愈率与头孢曲松联合利奈唑胺组基本相当(86.6% vs.87.4%)。头孢比罗酯已于2020年11月在中国获批上市,华润三九拥有其中国权益。

Pegulicianine(Lumisight)是Lumecell制药开发的一款光学成像剂,可与LumicellTM直接可视化系统或其他荧光成像设备一起使用,用于成人乳腺癌患者的荧光成像,作为在肿块切除术中取出原发标本后切除腔内癌组织检测的辅助手段。该药在美国获批是基于乳腺癌的患者在完成肿块切除术后接受Pegulicianine荧光引导手术(pFGS)的评估。在对残留癌症进行的切缘分析中,pFGS的特异性为85.2%,灵敏度约为50%。Pegulicianine和LumicellTM直接可视化系统的上市,为乳腺癌手术提供更为准确和实时的成像指导,有望减少术后残留癌组织的风险,从而减少二次手术的需要。

Nogapendekin(Anktiva)是由Lmmunity Bio研发的一款白细胞介素-15(IL-15)超级激动剂,由IL-15突变体(IL-15N72D)与IL-15受体α/IgG1 Fc融合蛋白结合而成。其作用机制是通过β-γ-T细胞受体结合直接特异性刺激CD8+T细胞和NK细胞,同时避免T-reg刺激。与体内的天然、非复合IL-15相比,Nogapendekin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更长的淋巴组织存活时间和更强的抗肿瘤活性。IL-15通过影响自然杀伤(NK)细胞和免疫T细胞的发育、维持和功能,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药在美国获批基于一项单臂试验,结果显示,约60%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达到12个月的无病生存期。

Tovorafenib(Ojemda)是Day One制药研发的一款高度特异性泛RAF激酶抑制剂,它能够抑制携带BRAF融合或BRAF V600突变的肿瘤的生长,并且具有大脑渗透性。儿童低级别胶质瘤是儿童中常见的脑肿瘤,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0%~50%。BRAF融合是儿童低级别胶质瘤中常见的致癌基因组改变。目前获批上市的BRAF抑制剂仅对携带BRAF V600突变的肿瘤有效,且在脑肿瘤中表现有限的活性,不能用于携带BRAF融合的患者。该药在美国获批是基于名为FIREFLY-1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69名携带BRAF突变的复发或进展性低级别胶质瘤儿童患者中,Tovorafenib单药治疗使得67%的患者肿瘤大幅度缩小,其中17%的患者肿瘤完全消失。

Mavorixafor(Xolremdi)是X4制药开发的首款口服CXCR4拮抗剂,是用于WHIM综合征患者的首个疗法。WHIM综合征是一种具有疣、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感染和骨髓粒细胞缺乏四联症的罕见遗传性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病因为CXCR4受体基因突变。该药在美国获批基于名为4WHIM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Mavorixafor药物组患者体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绝对数量维持在具临床意义阈值之上的时间,明显优于安慰剂组患者。2019年,和誉医药与X4 Pharmaceutics就Mavorixafor在大中华区的开发与商业化达成独家合作协议,获得该药物在大中华区肿瘤等适应证的商业化权益。

欧盟批准三款新药上市

4月份,欧盟批准了3款新药上市。根据Pharmadigger数据库,均非全球范围内首次批准的新药。

Sparsentan(Filspari)是每日1次的口服药物,旨在选择性地靶向原发性IgA肾病(IgAN)疾病进展中的两个关键途径(内皮素-1和血管紧张素 Ⅱ),并且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这种疾病的非免疫抑制疗法。本次获批基于名为PROTECT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接受Sparsentan治疗后,相比于厄贝沙坦治疗组,蛋白尿较基线平均降低的程度达到显著性。Sparsentan此前已于2023年2月在美国获批上市。

Danicopan(Voydeya)是一款口服补体因子D抑制剂,被设计作为PNH患者的补体C5抑制剂疗法的补充疗法。本次获批是基于Ⅲ期临床试验ALPHA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Danicopan组的患者在12周时血红蛋白水平较基线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上的改善。Danicopan此前已于2024年3月在美国获批上市。

Retifanlimab(商品名:Zynyz)是一种人源化的IgG4亚型的PD-1抗体。在此前未接受过化疗的默克尔细胞癌(MCC)患者中,Retifanlimab单药治疗后约有一半的患者获得客观缓解率。Retifanlimab此前已于2023年3月在美国获批上市。

(注:本文中的新药分别按中国、美国、欧盟三地新分子实体或生物药首次NDA/BLA来统计,一些药物首先在美国上市后首次在中国或欧盟上市时也会纳入统计)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