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能导致肾损害的常见药物
抗菌药 两性霉素B、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多黏菌素、万古霉素、四环素、磺胺等。
抗结核药 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钠、乙胺丁醇等。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布洛芬、保泰松、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等。
造影剂 血管造影、增强CT造影、静脉尿路造影中使用的造影剂,可因其高渗性而发生急性肾衰竭,常见于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病或年老、脱水的患者。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等。
利尿药 汞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渗透性利尿剂。
抗肿瘤药 顺铂、丝裂霉素等。
中药 雷公藤、关木通等,若过量应用可导致急性肾衰竭。
易引起过敏反应的常见药物
药物过敏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变应原或复合抗原引发的免疫介导型反应。其症状出现的时间和反应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快者几秒钟或几分钟内就可以出现,慢者在用药1小时后才出现,而大多数则出现在用药后30分钟左右。轻者出现皮疹、药物热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其症状严重程度与抗原进入量、进入途径以及机体反应性等有关。
据统计,注射给药比口服给药更易发生过敏性休克。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中,抗菌药物占绝大多数,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链霉素等;此外还包括麻醉药、神经肌肉阻滞药、激素、非甾体抗炎药、血清制剂、疫苗、放射造影剂、碘化物等。
对于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在给药前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且一切过敏试验都应在严密观察及急救设备齐全的情况下进行。
医疗器械与药品的区别
医疗器械不同于药品,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使用医疗器械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对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对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对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对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妊娠控制;
●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提供信息。
(摘编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柯俊主编的《中国居民用药安全指导(科普版)》)
©2019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