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美业观潮
PDF版下载   
2023年11月16日

A股头部美妆上市公司三季度“成绩单”亮眼

中国医药报 07版美业观潮
2023年11月16日

随着10月结束,A股头部美妆企业已悉数交出最新“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本土美妆上市公司“头把交椅”暂时易主,珀莱雅以52.49亿元的营收登顶,超越营收50.91亿元的上海家化,而华熙生物、贝泰妮、水羊股份则位列第三至第五名。

除了这一看点,A股头部美妆企业谁的赚钱能力最强,无疑也备受行业关注。众所周知,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现金流就好比是流动的“血液”,良好的现金流是支持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从企业现金流的角度切入,可以了解相关企业披露的利润究竟是“真金白银”还是“表面富贵”。

业绩分化为三大阵营

截至目前,已经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报告的7家头部本土美妆企业中,珀莱雅、贝泰妮、福瑞达、丸美股份等企业业绩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从业绩表现来看,已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报告的7家头部本土美妆企业可分为3个梯队——

第一梯队由珀莱雅与上海家化组成,收入均超过50亿元大关,分别为52.49亿元与50.91亿元。其中,珀莱雅凭借着1.58亿元的领先优势,实现了对上海家化的反超。

第二梯队包括华熙生物、贝泰妮、水羊股份3家企业。其中,华熙生物收入突破40亿元。贝泰妮与水羊股份在收入上竞争激烈,前者以0.54亿元的微弱优势领先。

第三梯队则是丸美股份与已完全转型为化妆品公司的福瑞达,两者收入均超过1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账面上福瑞达收入超过30亿元,但其化妆品领域的收入实际为16.54亿元,略微领先丸美股份1.18亿元。

和业绩划为“三大阵营”不同,上述7家头部企业在净利润方面呈现出阶梯式分化。显而易见,珀莱雅确实是今年业绩表现最好的美妆企业,以7.46亿元净利润规模同样占据第一的位置;贝泰妮以5.79亿元的利润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华熙生物以5.14亿元的利润位列第三。

如果在收入层面上海家化与珀莱雅算是“平分秋色”,那么在净利润层面珀莱雅却有着明显的领先优势。报告期内,珀莱雅的利润规模领先上海家化3.52亿元。

单从今年第三季度来看,珀莱雅、上海家化、华熙生物、水羊股份、贝泰妮5家公司单季度收入均突破10亿元,最高的是珀莱雅达到16.22亿元,最低的贝泰妮也有10.64亿元。丸美股份相对落后,第三季度收入仅有4.77亿元。在净利润上,珀莱雅继续遥遥领先,以2.46亿元大幅领先同行(详见图)。由此可见,珀莱雅从多个维度问鼎本土美妆上市公司第一。

净现比大于1的企业仅有两家

从收入和净利润上看,珀莱雅是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

除了观察收入和净利润指标外,经营性现金流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动健康状况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梳理发现,珀莱雅是今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最高的美妆公司,达7.99亿元,其他6家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未超过5亿元。其中,福瑞达以3.28亿元排名第二,华熙生物以2.35亿元排名第三,领先上海家化0.26亿元。

与此同时,用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除以净利润可以得到净现比。一般而言,净现比越大,企业的盈利质量就越高。如果净利润高,而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很低,就说明净利润中存在不少尚未转化为现金的收入。由此,通过净现比能够一探企业净利润的“含金量”。

上述7家头部本土美妆企业净现比大于1的仅有福瑞达与珀莱雅两家,分别为108.61%与103.1%。除此之外,上海家化净现比为53.05%,紧随上述两家企业,排名第三位。

如果两家企业净利润相同,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更高的一家,实际上收到的现金也就更多,那相对来说盈利能力就会更强。

基于此,珀莱雅确实是赚钱能力最强的本土美妆企业。

今年前三季度,珀莱雅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99亿元,净利润为7.75亿元,其经营性现金流甚至大于净利润,反映到经营中一般是产品竞争力强,市场需求火热。这一点,从珀莱雅今年“双11”大促的表现也能看出端倪。天猫“双11”美妆行业抢先购首日品牌战绩显示,珀莱雅首次超过欧莱雅,并一举登顶天猫美妆行业预售首日有效成交额榜单第一。

据珀莱雅股份最新公告披露,2023年“双11”阶段,公司主品牌珀莱雅荣登天猫、抖音等多平台美妆类目成交金额第一。经初步核算,主品牌珀莱雅天猫旗舰店GMV(商品交易总额)为1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0%左右;抖音平台GMV为4.7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0%左右。

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超平均水平

当然,一个企业要想保持基业长青,赚到钱也要会花钱。本着赚得多花得多的惯性思维,多维度领先的珀莱雅按理说会是今年前三季度花钱最多的美妆公司,但事实并非如此。

公开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珀莱雅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合计为26.86亿元,而上海家化的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合计达到了27.92亿元,比珀莱雅高出了1.06亿元。其中,上海家化以4.67亿元的管理费用高居A股头部化妆品企业榜首。

另值得关注的是,化妆品是一个高度依赖营销的行业,销售费用历来是化妆品企业的支出大头。从今年前三季度来看,珀莱雅、上海家化、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位列前三名,分别是22.71亿元、22.11亿元、19.43亿元。

当然,销售费用也不是花得越多效果就越好。这当中,丸美股份的销售费用率为51.78%,是该指标排名第一的化妆品企业。其他几家企业的销售费用率则都在40%左右,贝泰妮为46.76%、华熙生物是46.02%、上海家化是43.43%、水羊股份是43.43%、珀莱雅是43.27%,福瑞达最低只有32.04%。

与此同时,新法规推动化妆品企业重视研发。由此,增加研发投入已成为化妆品企业或品牌的战略性目标,也是本土美妆撕掉“重营销、轻研发”标签的重要举措之一。据梳理,今年前三季度,华熙生物以2.77亿元的研发投入位列7家美妆公司第一,对比去年来说,虽然金额没有增长,但依然是投入最多的企业。此外,A股32家化妆品相关上市公司的平均研发费用为0.7亿元,贝泰妮、珀莱雅、上海家化、福瑞达的研发费用均高于该平均值,丸美股份与水羊股份的研发费用则低于该平均值。

货币资金量呈断崖式分化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赚钱能力最强的企业,珀莱雅当前手里的货币资金也是7家公司里最多的。据公开财报,今年前三季度珀莱雅手里的货币资金达到35.2亿元,超过了第二名贝泰妮16.41亿元和第三名福瑞达15.76亿元的总和,甚至还多出3.03亿元。由此可见,珀莱雅手中的货币资金与同行业的几家公司已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当然,只要外债不多,手里的货币资金少一点也没关系。

公开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福瑞达的有息负债最高,达到了34.62亿元。位列第二的水羊股份有息负债为14.95亿元,第三名珀莱雅的有息负债为9.53亿元,第四至第七名依次是上海家化7.76亿元、丸美股份2.56亿元、华熙生物1.37亿元、贝泰妮0.48亿元。

需要还的钱少了,留在手里的钱自然就变多,相对而言净利润水平就提高了。

根据公开财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A股美容护理板块平均有息负债率为26.79%。贝泰妮、华熙生物与上海家化都低于该平均水平,其中贝泰妮的有息负债率低至5.54%;水羊股份的有息负债率达到71.34%,在A股32家化妆品相关公司中位列第二。

总体而言,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货币资金持有量等,珀莱雅已遥遥领先同行。这也反映出,随着本土美妆企业在技术、营销和产品质量方面的持续提升,消费者对国产产品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一些头部本土美妆企业逐渐在竞争中崭露头角,并与国际品牌展开直接竞争,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可以预见,在以珀莱雅为首的头部本土美妆企业的引领下,本土美妆将拥有更大的市场。

(青眼号外供稿)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