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2023年08月03日

本土药企抢跑国内减重药物赛道

中国医药报 02版综合
2023年08月03日

(上接1版)

抢滩市场 各显神通

国内外药企的争相入局,让赛道变得更加拥挤。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减重药物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药企各有路径。

一部分药企不再局限于单靶点药物开发,而是将减重效果更优的双靶点、三靶点及多靶点减重药物作为开发重点。

所谓双靶点和多靶点是指GLP-1/GIP双靶点、GLP/GIP/GCG三靶点等靶点共同作用下的药物。相较于单靶点而言,双靶点或多靶点受体激动剂具有更优的减重效果。

据药智网统计,全球GLP-1RA在研管线多达184项,其中单靶点、双靶点、三靶点和多靶点药物数量,分别达到97项、60项、21项和6项。

礼来、诺和诺德、安进、信达生物、民为生物、博瑞医药、豪森药业等10余家国内外药企纷纷布局双靶点、三靶点和多靶点药物开发,不少在研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如礼来、韩美开发的多靶点GLP-1RA药物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道尔生物与华东医药联合开发的全球首创靶向GLP-1R、GCGR和FGF21R的长效三靶点激动剂已进入Ⅰ期临床试验。

还有不少企业瞄准药物剂型,力求在剂型上取得突破。虽然GLP-1RA注射剂的开发占大多数,但小分子口服药使用方便,且具有高度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礼来在研的口服小分子GLP-1RA类减重药物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锐格、信立泰、诚益生物、硕迪生物也纷纷布局口服小分子GLP-1RA类减重药物。

除了开发效果更优、使用更便捷的新药外,加快仿制药研发上市也是占据市场的重要路径。不少国内药企正在积极推进仿制药研发。

据了解,利拉鲁肽中国专利已到期,而司美格鲁肽中国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

华东医药、翰宇药业、通化东宝均提交了利拉鲁肽仿制药上市申请,其中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用于肥胖或超重适应证已获批上市。诺泰生物与天吉生物已在国内申报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登记申请,丽珠集团、九源基因、中美华东等也在积极跟进。

赛道拥挤,竞争激烈,未来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在疗效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要么新,要么快。谁能在百亿元减重药物市场分得一杯羹,尚需时间检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