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研发智药
PDF版下载   
2022年04月25日

【扬子江质量故事巡礼】红太阳QC小组:紧盯生产,提升设备稳定性

中国医药报 06版研发智药
2022年04月25日

□ 唐毓敏

2021年10月,扬子江药业集团口服液2号车间红太阳QC小组申报的“降低龙腾装盒机设备故障率”课题在第42次全国医药行业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发表大会上获一等奖。

口服液2号车间是扬子江药业最大的生产车间之一,日产量200多万支。红太阳QC小组是由该车间设备技术骨干组成的攻关团队。2020年底,扬子江药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决定对某一产品推出7支装的新品规,但原有的自动装盒机在完成设备改造后故障率陡增,给生产和供货造成很大压力。

“因为装盒机的问题,每小时停机十几次,耗时又耗力,这样不行。”该车间设备主任杨开兵启动红太阳QC小组,力求把故障率降下来,把生产效率提上去。

小组成员仔细排查后发现,7支装品规的包装盒是撕拉式设计,装盒机吸盘吸附时接口可能会漏气,不能将扁平的纸盒吸附成直角打开状态,使装有口服液的塑托无法准确投放进盒内,进而导致设备发生故障。

如何解决频繁出现的纸盒开盒状态不好的问题呢?最初小组成员选择对真空管道进行改进,将原真空泵管道改为直通公用工程真空管道,以增大开盒时的真空压力,但是没有成功。随后,组员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吸盘上,对侧吸杆造型和吸盘进行改进,尽量避让撕拉口位置,结果仍不理想。几番试验效果都不甚明显,攻关进入瓶颈期。

“固体车间的一台装盒机设备给了我们灵感,攻关由此走出‘死胡同’。”小组成员曹玉回忆道,“该设备中一个小小的拨杆被轻轻一碰,就会改变纸盒的打开状态。”组长杨开兵当即决定推翻原来的攻关方案,重新调整研究思路。小组成员天天泡在生产一线,利用生产间隙研究设备的运行原理,最终确立了改装开盒装置、增加金属挡杆的攻关方向。

“我们在装盒机里加了一个机械结构,让纸盒在运输到中后期时,能够通过轴承拨杆充分打开,再经过回弹,最终形成直角打开的状态。”小组成员潘金峰说。经过后续的方案优化和实际生产检验,设备故障率从每班次15.62%下降到5.41%,极大地提升了设备运行稳定性,成功压缩了每批产品的生产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以往4个班次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2个班次就能解决,员工也不必因为停机修复而加班加点保障供货。

所有的技改和攻关,最终都要为生产和质量服务,这是红太阳QC小组确定课题的根本目的。“我们将继续驻扎生产一线,寻找问题、研究对策、持续攻关,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药品质量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杨开兵说。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