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2021年11月23日

【全面推进药监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全国药监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发布

明确6项重点工作,确定12项主要任务

中国医药报 01版要闻
2021年11月23日

本报北京讯 (记者落楠) 11月1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全国药品监管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要求按照工作步骤认真贯彻执行。《规划》明确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提出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宣传宪法、突出宣传民法典、深入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药品监管法律法规、深入宣传党内法规等6项重点工作,并确定12项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包括大力实施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在立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在监管实践中开展实时普法、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健全以案普法长效机制、共建共享法治宣传教育平台、建好用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推进普法与依法治企有机融合、积极承担面向社会的普法责任、推动药品法治文化建设提质增效、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普法。其中,要求以强化法治思维、提高执法能力为重点,在药品监管系统实施法治素养提升工程;把普法融入立法过程,提升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对药品监管立法的知晓度、参与度;把普法融入审评审批、现场检查、抽查检验、执法办案等药品监管全过程;把向行政相对人、案件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普法融入执法程序中,实现执法办案的全员普法、全程普法;加大以案普法力度,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把典型案例作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教科书”等。

《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八五”普法规划的基本要求,注重突出药监特色,在主要任务部分提出的具体工作措施中,结合药品监管实际适当进行延伸、丰富和拓展。例如,在大力实施法治素养提升工程方面,要求确保药品监管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重点组织职业化专业化检查员等监管和执法一线的同志学习药品监管、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法规。对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强调坚持说理式执法,保障行政相对人了解执法依据和权利救济途径;将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专项整治与法治宣传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打假治劣的实际行动和成果,震慑不法分子,促进守法经营。

《规划》明确保障措施,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加强普法能力建设、加强评估检查。要求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完善普法责任清单,细化普法内容、措施标准和责任。鼓励地方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压实普法责任。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促进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行业组织加强本单位本行业人员学法用法,加大对管理服务对象普法力度。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