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 金勇
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缓慢、血流不畅,并由此导致组织脏器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临床病症,称为血瘀证,是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主要中医病证。
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及后果
缺血缺氧:临床常见的口唇、指趾紫绀,肢体发冷等都与缺血缺氧有关,为血循环不良引起,从中医角度看就是血瘀证。
疼痛:中医认为“血能载气”“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必须依赖气的推动。血瘀者血流缓慢,血脉“不通则痛”。主要表现为心绞痛、下肢(活动后)疼痛或胃肠道瘀血引发胃痛、腹痛等。
功能不足:组织脏器因血瘀而缺氧,“血不载气”必致气虚。长期气虚、血瘀、缺氧必然导致器官功能低下,常表现为身倦乏力、少气懒言、声音低微、抵抗力弱,严重者甚至出现器官功能衰竭。
血栓事件:血流缓慢瘀滞,极易凝结形成血栓,是造成脑梗死、心肌梗死及其他栓塞事件(如肺栓塞)的重要原因。
容易出现血瘀证的人群
长期卧床:长期卧床者由于肢体活动少,血流不畅,极易出现血瘀而形成血栓。
长时间不动:长时间在狭小的空间里不动或少动,容易出现血液瘀滞形成静脉血栓。
气虚者: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血流缓慢而瘀,常见于心衰、贫血、年老瘦弱多病者。
气滞者:气行不畅,不能有效推动血行,从而导致血瘀。常表现为胸胁脘腹之胀闷、疼痛、痞满不适等,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饮食失调等有关。
疾病因素:严重的血脂、血糖升高,肺心病,脱水,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纤维蛋白原增多症等均可能引起血瘀证。
血瘀证治疗方法
西医方法:使用抗凝药物降低血液黏稠度,常用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斑等。
中医方法: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血瘀证的基本方法之一。丹参、三七等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复方丹参滴丸就是以丹参、三七为主药研制而成。据2016年版《复方丹参滴丸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介绍,该药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肌氧耗,保护心肌细胞;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改善微循环,预防和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微循环障碍等药理作用。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心梗及介入治疗术后;糖尿病及其神经、血管并发症;慢性肾病;脑缺血及脑中风患者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Ⅱ期临床试验证实,该药相对安全,无试验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不耐受西药者。
血瘀证预防措施
戒烟:吸烟会导致血瘀。烟草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会减少氧气的运输,从而导致机体缺氧,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小板聚集,最终引起血液黏稠。
限制高脂、高糖食物摄入:血脂、血糖过高,不但会促进动脉硬化形成,还会导致血液黏稠,血行缓慢,出现各种瘀血症状。
补充水分:身体缺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因此,要养成喝水的习惯,通过水分摄入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尿液,加快血液中代谢废物的排泄。
加强运动:运动可消耗体内过多的糖分及脂肪,加速机体代谢,促使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
总之,血瘀证十分常见,积极预防和治疗是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关键。补气、行气、活血是中医治疗血瘀证的根本大法。预防血瘀证最好的措施是生活干预,适量配以复方丹参滴丸,可相得益彰。
©2019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