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2020年01月22日

【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中国医药报 01版要闻
2020年01月22日

□  本报记者 叶阳欢

寒冬腊月,冰天雪地。1月14日清晨,位于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境内的长白山老爷岭山脉还淹没在夜色之中,鸡冠乡吉兴村的灯光已经亮起来。今年48岁的朱梦成像往常一样早早起来为父亲做好饭,顶着凛冽的寒风匆匆赶到村里的菌包厂,穿上统一的工服,来到车间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选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等各道工序环环相接、有条不紊地进行。

几年前,朱梦成外出打工,因经常酗酒被解雇,久而久之,没人敢用他,而各种家庭变故雪上加霜,他借酒浇愁,一直靠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度日。“等靠要”成了他生活的“法宝”。

“是政策脱贫帮我实现了致富梦,是帮扶干部王书记帮我治好了‘懒病’。”朱梦成逢人便感慨地说。朱梦成口中的“王书记”就是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挂职扶贫干部、驻吉兴村第一书记王纵鹏。

2016年3月,王纵鹏到任吉兴村后,时常走进村民家中,坐炕头、唠家常,了解到吉兴村在册人口128户、364人,其中贫困户25户、35人。“穷根子”浮出水面:除了因病、因学、因灾、因残而返贫,像朱梦成这样因“等靠要”“慵懒散”而导致贫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不在少数。

“要实现脱贫,仅靠基础设施项目‘输血’是不够的,更需集中资金因地制宜搞产业项目‘造血’,让贫困群众争先动起来。”王纵鹏对记者说,经过大量走访、调研,扶贫工作队认为,当地属于高寒山区、早晚温差大,发展黑木耳产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2016年7月,他们争取到吉林省药监部门拨付的164万元,帮助吉兴村建立了全县第一个扶贫领域产业发展项目,也是全乡第一个现代化食用菌生产工厂。

“蹲在墙根晒太阳是晒不出好日子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为激发像朱梦成这样的贫困户们的脱贫内生动力,王纵鹏和扶贫工作队三天两头往他们家跑,聊理想、人生,宣讲精心准备的脱贫故事,通过典型引路的方式,激发其自主脱贫致富的动力。通过一段时间集中宣讲和入户走访,村民的精神面貌改变了,有不少贫困户主动报名到村菌包厂务工。

大家脱贫致富的干劲儿触动了朱梦成。“王书记和扶贫干部这么鼓励我,我总要争口气呀!”朱梦成下定决心戒了酒,每天一大早就到菌包厂忙活,邻里乡亲有事需要帮忙,他卷起袖子就去。“通过在菌包厂打工,加上其他补助,我一年可收入两万余元,这在之前是做梦都想不到的。”朱梦成乐呵呵地说,现在腰包鼓起来了,身板也挺直了,信心也足了,幸福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现在他正打算承包一块地,尝试种植黑木耳。

扶贫工作没有“暂停键”。如今,在吉兴村菌包厂的示范带动下,吉兴村菌农自发新建育菌室25个,97%的贫困人口通过木耳产业实现了脱贫,同时带动鸡冠乡鸡冠村、鸡鸣村、大北村、影壁村纷纷建立了菌厂,带动全乡菌业发展。在吉林省药监局支持下,吉兴村又成立了汪清县第一家食用菌研究所,为当地菌农做原种、一级、二级食用菌的提纯和扶壮,研发吉冠1号、2号菌种,打造自有菌种品牌;建设汪清县扶贫领域首个食用菌标准化包装车间项目,开展黑木耳“三品一标”工作,构建“制造原种、菌种,工厂化生产、农户养菌,统一品牌、集中销售”的黑木耳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为脱贫攻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手记

扶贫先扶志  致富先治心

鸡冠乡因附近有一座砬子山与鸡冠形状相似而得名,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吉兴村村民祖祖辈辈在此耕种着山坡地、旱薄地,产量低、收入少,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16年起,在吉林省药监部门倾情帮扶下,吉兴村发展日新月异,于2018年年底摘除了“贫困村”帽子,还完成了由落后村向秀美村庄的华丽转身,现在村里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干净宽敞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作为一名记者,3年多来,我先后7次走进吉兴村采访,见证了一座贫困村的蝶变。在这场“造血”式扶贫攻坚中,吉林省药监部门千方百计通过产业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把贫困群众冷暖挂在心间,用真心、倾亲情、办实事;扶贫工作队肩负着使命和职责,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走街串巷入户调研,跋山涉水考察适合乡村发展的产业项目。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一颗颗赤诚之心,为乡村脱贫贡献着青春和才智。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里,扶贫与“扶心”“扶智”“扶志”结合,越来越多贫困群众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他们相信“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带来的希望力量,如涓涓细流涌入,让这个偏远的山村重焕生机。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