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验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检验项目之一,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相关的各项指标,从而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损伤程度、合成与代谢能力等的检查手段。它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检查项目之一,对疾病诊断、病情监测、治疗效果评估以及健康体检都具有重要意义。
肝功能检验报告单上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氨基转移酶及碱性磷酸酶
使用连续监测法(37℃)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成人参考值为0~40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参考值男性为9~51U/L,女性为8~41U/L(因各医院的测试方法不同,参考值不完全相同)。使用酶速率法(37℃)测定碱性磷酸酶(ALP)的成人参考值为40~160U/L,儿童参考值为<350U/L。
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是反映肝功能损伤程度的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到3倍以上,代表肝内炎症或肝细胞损伤在持续进展。
如有异常,建议于消化科寻求进一步诊断。
胆红素
总胆红素(TBIL)参考值为3.4~17.1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参考值为0~6.8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参考值为1.7~10.2μmol/L。
胆红素是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指标。总胆红素升高可见于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以及其他因素(如长期饮酒、药物损伤、遗传因素)等;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见于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道肿瘤)、新生儿黄疸及其他因素。
如有异常,建议于消化科、肝胆外科寻求进一步诊断。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血清总蛋白参考值为60~80g/L,血清白蛋白参考值为35~55g/L,血清球蛋白参考值为20~30g/L。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主要反映肝脏合成能力和储备能力。肝硬化时血清总蛋白正常、降低或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倒置(<1)。血清白蛋白降至25g/L以下易产生腹水;降至20g/L以下时,预后多不良。
总蛋白降低可见于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急性疾病(如严重烧伤)等。总蛋白升高可见于生理因素、血液浓缩、血液病等。
白蛋白降低可见于肝脏疾病、营养不良、肾脏疾病、其他因素(如遗传性无白蛋白血症)等。白蛋白升高可见于生理性升高、脱水导致血液浓缩、其他因素(如感染性疾病)等。
球蛋白降低可见于营养不良、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球蛋白升高可见于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血液病(如骨髓瘤)、脱水状态(如腹泻)等。
如有异常,建议于消化科寻求进一步诊断。
小贴士
肝功能检查前的准备
①检查前3天,应保持正常的饮食规律并清淡饮食,避免大量食用油腻食物。
②检查前1天,避免食用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并且晚上8点之后不再摄入食物,尽量避免饮水,以免影响次日肝功能检查结果。
③检查前1天,避免剧烈运动,要确保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④检查前应停止服用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物。
(摘编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杨赓、冯龙主编的《一分钟看懂检验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