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脂血症 自我管理核心知识

2025-06-07   03●健康中国   中国医药报  

正确认识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俗称高脂血症,通常指血清中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实际上,血脂异常也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根据空腹静脉血清检测指标将血脂异常分为4种,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TC≥5.2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TG≥1.7mmol/L),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ol/L)。当上述血脂指标一项及以上异常时则可诊断为血脂异常。

正确使用调脂药物 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进行不同强度干预是血脂管理的核心策略,危险程度越高,血脂指标管理越严格。调脂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干预,对于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到血脂目标值的患者,应考虑遵医嘱加用调脂药物,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坚持低脂高纤饮食 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膳食纤维和鱼类的摄入,建议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40克。高脂血症人群胆固醇每日摄入量应少于300毫克,而高胆固醇血症者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少于200毫克。

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 建议进行每周5~7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爬山和球类运动等。ASCVD患者应先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后,再进行身体活动。

维持健康体重 超重和肥胖的高脂血症患者,应通过减少每日食物总能量(每日减少300~500kcal)、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来维持健康体重。对于体重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可前往医疗机构的体重管理中心/减重门诊进行临床干预。

积极戒烟 吸烟会直接或间接干扰脂质代谢,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无论吸烟年限长短,戒烟均可显著改善血脂和整体健康水平。可选择戒烟门诊、戒烟咨询热线以及药物来协助戒烟。

限制饮酒 做到不饮酒或限制饮酒,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尤其需要严格限制酒精摄入,并警惕胰腺炎的发生。

定期检测血脂 建议年龄低于40岁的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四项(TC、LDL-C、HDL-C、TG)检测;4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1次血脂检测。

重点人群增加血脂检测频率 有ASCVD(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等)病史、有多个ASCV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有早发ASCVD家族史(男性一级亲属<55岁或女性一级亲属<65岁患ASCVD)或家族性高脂血症、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应根据个体化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

共病患者的血脂控制目标更严格 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脑卒中等疾病的患者,其调脂治疗应根据不同ASCVD危险程度确定目标值,需遵医嘱坚持治疗。

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异常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单独管理其中一项往往难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将“三高”共管作为现代慢性病防控的关键策略,能够降低严重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有“两高”或“三高”的患者更需要加强自我管理,通过管理好共患疾病收获健康的生活。

(北京市疾控中心供稿)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