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成效局长谈】以小切口破题 向大纵深发力

2025-05-24   01●要闻   中国医药报  

□ 吉林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 孙继民

在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中,吉林省药监局紧紧围绕“防范风险、查办案件、提升能力”三大目标任务,以小切口破题,向大纵深发力,推动“两品一械”案件查办提质增效,为人民群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筑起坚固防线。

聚焦依法行政,健全完善执法办案制度机制

深刻把握国家药监局关于查办案件的新理念、新思路、新部署,健全完善制度机制,高质量办好每一个案件。

完善案件查办制度体系。形成案件查办指南、药品稽查执法手册、重大违法案件督办办法等指导性文件。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稽查执法协作区危害药品安全领域涉嫌犯罪案件检验认定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三省一区涉案药品检验及认定工作。

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制定印发11个行政执法制度机制,梳理、汇总行政执法事项188项,全过程记录并公示行政许可事项16033件、其他职权2467件、行政处罚事项11件,持续推进“三项制度”“四张清单”和“一案三书”。

强化各部门协作配合。联合省市场监管厅、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吉林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实施细则》,与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共同建立“东北三省一区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稽(侦)查执法协作区”运行机制,推动行刑衔接与区域执法协作互动、互助、互促。出台加强跨区域跨层级药品监管协同实施意见,配套制定落实方案,探索“1845工作法”,推动“双跨”药品监管协同走深走实。

聚焦风险隐患,建立案件线索排查处置机制

依托风险防控排查发现案件线索,推动日常监管、风险防控和案件查办工作齐头并进。

建立“无缝隙”风险控制处置模式。成立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风险清单制和销号制度,部署药品生产、药品流通、医疗器械、化妆品4个常态化风险管理组,综合运用日常巡查、飞行检查、监督抽检等手段,依品种和环节开展风险研判,对发现的风险信息及时梳理、调查和处置,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类、不留死角”。

建立“无障碍”风险交流会商分析体系。组织召开风险会商分析会,部署开展“扫雷”“清网”等专项行动,对区域性、系统性、行业性风险隐患和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进行调度,分类制定措施,采取公开承诺、警示约谈等方式,督促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控。督促推动企业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法定代表人负起全面责任、主管人员负起直接责任、从业人员负起岗位责任,切实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立“无盲区”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按照“早发现、早预警、早交流、早处置”原则,对风险预警信息的采集、评估、发布、研判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积极发挥乡镇药品安全协管员、村药品安全信息员预警“哨兵”作用,深入排查化解药品安全风险隐患,加强基层药品监管。 (下转2版)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