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油知识知多少

2025-05-17   03●健康中国   中国医药报  

奶油质地细腻,味道香甜,广泛用于甜品、饮品中,深受消费者喜爱。科学认识和食用奶油有助于守护身体健康。

奶油原料有不同

按照现行标准,奶油是指以乳脂肪和/或植物油脂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具有脂肪性状的一类产品。按原料来源不同,奶油可分为乳脂奶油、植脂奶油和混脂奶油。

乳脂奶油又称动物奶油,从生乳中提取,口感奶香浓郁。主要包括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三类。稀奶油脂肪含量10.0%~80.0%,通常在烘焙和制作饮品时使用;奶油(又称黄油)脂肪含量80.0%及以上,适合佐餐和涂抹,也可在烹饪、烘焙时使用;无水奶油(又称无水黄油)脂肪含量99.8%以上,主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作为乳脂肪的原料等。

植脂奶油是以植物油及制品制成的具有乳脂奶油特色的产品。混脂奶油是以植物油及制品和含乳脂的原料制成的具有乳脂奶油特色的产品。植脂奶油和混脂奶油的口感相对更甜腻,搅打性及保形性较好。

合理选购与储存

为保证食用安全,消费者需合理选购与储存奶油。

看标签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标签信息,了解奶油产品类型、脂肪含量、主要成分、风味、致敏物质、贮存和使用条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看质地 消费者要观察奶油颜色和质地,颜色应呈现均匀一致的乳白色、乳黄色,质地应均匀细腻。

巧存放 在购买奶油后应及时按标签要求贮存,并在保质期内食用。开封后的奶油如一次未食用完,可将其密封、冷藏,并尽快食用;如表面出现霉变或颜色、气味异常,不可再食用。因奶油在冷冻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脂肪氧化,反复解融会影响品质。如确需冷冻保存,应先将其分成小份,每次只解冻所需部分,避免长期冷冻。

科学食用护健康

奶油脂肪含量较高,如黄油和无水奶油的脂肪含量与植物油相当,食用奶油时要适当减少烹调油的摄入量,每人每天油的总摄入量25~30克为宜。同时,也要注意膳食平衡,可与水果、茶等搭配食用。

另外,奶油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酸,高血脂、糖尿病等特殊人群应谨慎食用。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延伸阅读

用牛奶自制淡奶油

使用纯牛奶自制淡奶油有以下几种方法。

基础加热搅拌法 准备纯牛奶200~250毫升、白砂糖30~50克、盐1克(可选)。首先将牛奶倒入锅中,加入白砂糖和盐(可选),小火加热至糖完全溶解并微微沸腾。另取黄油80~100克软化,分3次加入已加热的牛奶中,每次加入后用电动搅拌机打发至轻盈细腻。若需更浓稠的奶油,可适当延长熬煮时间;若过浓可加少量水调整。

植物油法 准备纯牛奶200毫升、植物油400~500毫升、盐1克。首先将牛奶与植物油混合,加入盐搅拌均匀。然后,用打蛋器高温打发至出现浓稠纹路,提起打蛋器时奶油呈直立状态。

鲜奶与面粉增稠法 准备纯牛奶200毫升、玉米淀粉10克、低筋面粉20克、盐1克。将玉米淀粉与低筋面粉混合,加入盐搅拌均匀。将牛奶加热至沸腾,倒入面糊边倒边搅拌,形成浓稠酱汁。离火后加入软化黄油,小火加热至完全融化,搅拌均匀。

传统手工法 准备鲜牛奶2000毫升、盐1克。将牛奶静置2~3小时,自然分层,上层浮起的奶皮即为原始奶油。将奶皮放入皮口袋中,反复拍打搓揉至体积膨胀、质地细腻。此方法适合小规模制作。

(小白)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