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迎接挑战 行稳致远

2025-02-27   01●医药专刊   中国医药报  

2025年,受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将持续放缓、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

全球医药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正处于重塑阶段,不少国家和地区在新冠疫情后逐渐重视本土化生产和供应链多元化发展。美国政府提出“回流”政策,鼓励制药企业将部分生产环节回归美国本土;欧洲也在推动本土化生产,以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印度生产挂钩激励计划已实施近5年,推进其关键原料药、药物中间体的国产化生产,并给予支持,在此计划激励下,2024年印度企业重启了青霉素工业盐的试生产。

此外,2025年2月1日,美国宣布对我国商品加征10%关税。美国作为我国医药产品最大出口国,占比较高的出口产品如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保健康复用品、一次性耗材等医疗器械及原料药出口美国将面临挑战。实际上,2024年9月,美国已对我国部分医疗器械产品(注射器及针头、口罩、医用手套)加征关税,相关产品在美国市场份额缩小。回顾历史,2018年美国的“关税大棒”对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美国并未造成明显影响,2024年对美国出口增幅亦超10%。但在新的关税加征压力下,今年医药产品对美国出口或将面临不小压力。

尽管挑战与困难重重,但我国医药产业发展韧性犹在。根据全球贸易数据分析,我国医药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未发生明显变化,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基本没有改变。

同时,企业及政策层面都在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挑战。

企业层面,通过重新梳理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战略,不断推进产品和市场多元化,从单纯贸易往来转向参股、并购海外企业,通过设立海外办事处、子公司、建厂等多种方式,加强客户关系和产业链合作紧密度,规避贸易风险。在市场选择方面,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我国医药产品的接受程度、需求量逐年提升,我国医药产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占比继续提高,2024年较2023年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41.4%的历史高点。

政策层面,不断有相关措施出台支持医药出口、国际化的稳步发展。2024年11月,商务部印发《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跨境贸易结算等多项举措,进一步促进外贸稳定增长;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医药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提出深入推进国际通用监管规则转化实施,探索生物制品分段生产模式,优化药品医疗器械进口审批,支持药品医疗器械出口贸易。相关政策的协同发力,也将为2025年医药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推动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于盟)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