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长期从事抗艾滋病药物的开发与供应,Aspen的抗艾滋病药物帮助了当时南非90万患者,该公司逐渐形成了“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为我们的股东创造价值,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质量、负担得起的药品”的企业愿景。
二、急剧的扩张之路
由于南非的仿制药市场较小,Aspen即便成为当时南非的第一大药企,总销售额也不足1亿美元,Saad想要建立举世瞩目的商业帝国,不但要布局新品,还需要向外扩张。在布局新品方面,该公司通过抗艾滋病药物的关系,获得了葛兰素史克系列品牌药的南非销售权。2004年,该公司吞并了Royal Numico,接管了惠氏系列OTC和保健品在南非的经营权益。在两大公司的助力下,Aspen逐渐开拓出一条强大的品牌药管线。2009年,该公司又以牺牲16%股权为代价,收购了葛兰素史克一系列产品包,该产品包在当年为公司奉献了16%的销售额。
除了开发新产品,Aspen同时还在开发新市场。2001年,该公司在澳大利亚开设了第一家海外工厂,主要从事专科药的生产与销售。虽然布局较为及时,但该公司早期财力较为有限,国外业务仅占很小的比例;到2005年,该公司的海外销售额仅占总营收的20%。除了澳大利亚的业务,该公司产品也出口至英国。
2003年以后,由于抗艾滋病药物的关系,Aspen的国际业务开拓得以迅速突破。一方面,该公司通过抗艾滋病药物与当时诸多制药巨头衍生出更广泛的合作。另一方面,该公司的抗艾滋病药物销往百余个国家,而这些抗艾滋病药物对该公司的国际市场开拓起到了先锋军的作用。2005年,该公司的抗艾滋病仿制药首次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同时还拿到了吉利德和默沙东的抗艾滋病产品授权,成为当时拥有抗艾滋病药物种类最多的公司之一。由于广泛向世界多地供货,该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直线上涨,国际影响力也在迅速提高。2009年,该公司的国际业务已经遍布世界多地,在85.4亿南非兰特(10.98亿美元)的销售额中,南非本土销售额仅占42%,品牌药和OTC分别占16%和13%。
三、大规模兼并与财务危机
经过10年的业务打造,昔日坐落于一个小房子里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近11亿美元的大型制药巨头。但Aspen的历史底蕴与创始人的专业特点注定其不是一家以技术见长的公司。事实上,该公司的确几乎不做研发,研发投入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没有研发就没有新产品储备,为了实现销售额的增长与延续,该公司只能持续不断进行收购或授权引进。
因为业务的迅速发展,Saad在2010年建立了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①保持南非市场的领先地位。②通过与葛兰素史克合作确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市场的领先地位。③迅速扩大拉丁美洲的市场份额。④澳大利亚业务增速要跑赢市场大盘。⑤力争每一项业务得到不断改进。⑥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⑦产能要形成战略性优势。⑧强化特色产品管线。⑨为员工营造一个富有挑战性但回报丰厚的工作环境。⑩实现良好的公司管理。11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12为股东带来良好的回报。13实现社会责任。 (二)
(摘编自《仿制药企兴衰启示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