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抓能力建设,推动监管质效“大提升”
在提升监管能力方面,重点抓好全过程质量监管、信息化赋能和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等工作。一是强化全过程监管。对疫苗、集采中选产品、中药饮片、无菌植入医疗器械等重点品种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药械委托生产专项及延伸检查、A型肉毒毒素专项、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儿童化妆品专项、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等多个专项行动。发布实施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强对药品网络销售的监督管理。发布《加强药品零售企业规范化管理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药械经营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二是推进信息化赋能。借助“三医”协同优势,加快发展智慧监管,完成“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业务核心能力建设,推动“京智”医药板块首批内容上线运行。打通全程追溯路径,通过药品追溯监管系统(一期)上线运行,实现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A型肉毒毒素全流程追溯;开展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试点工作,探索完善医疗器械追溯体系。发布《关于临床急需进口药械和罕见病进口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构建临床急需进口药品和罕见病进口药品追溯系统。三是优化全链条检测。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的疫苗批签发品种增至7个,能力、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北京市药品检验研究院成为通过世界卫生组织PQ预认证(世界卫生组织的一种药品检验实验室评估机制,证明产品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和要求)的首家省级药品检验机构。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开展24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其中15项填补了国内外空白,4项转化为国际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