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巧明
儿童正常血铅含量一般<100微克/升。如果血铅含量达到100~199微克/升,说明儿童血铅含量偏高,属于高铅血症;血铅含量在200~249微克/升,为轻度铅中毒水平;血铅含量在250~449微克/升,属于中度铅中毒水平;如果血铅水平>450微克/升,说明达到重度铅中毒水平。
儿童高铅血症甚至铅中毒,会导致多器官损伤。其中,神经系统更容易受到铅的毒性作用,如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甚至导致发育延迟、认知障碍、行为异常等。家长如果怀疑孩子铅中毒,应及时就诊,并积极治疗,保证儿童正常发育。
儿童铅中毒的原因
铅中毒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系统功能产生不利影响。铅中毒的原因包括饮食、环境、不良行为习惯等多方面。
饮食因素 油炸食物和膨化食物含铅量比较高,长时间食用这类食品可能导致血铅超标。
环境因素 含铅汽油对大气和土壤的污染、含铅油漆和涂料的大量使用,都是造成儿童铅中毒的原因。
不良行为习惯 啃咬指甲、铅笔、玩具,吸吮手指等不良习惯,会导致体内铅超标。
治疗儿童铅中毒的药物
如果孩子只是血铅含量轻度升高,可以选择使用中成药排铅,如杞枣口服液或者智杞颗粒等。
排铅常用的西药制剂包括EDTA、钙剂、硫酸锌等。
EDTA EDTA是一种螯合剂,能与血液中的游离铅结合成为可溶性化合物,从而促进铅的排泄。儿童静脉血铅水平在250~449微克/升时,可进行螯合治疗。常用的EDTA药物包括依地酸钙钠、乙二胺四乙酸和二巯基丙磺酸等。
钙剂 钙剂是常用的婴儿排铅药物。这类药物能与肠道中的铅离子结合,减少铅的吸收,促进铅的排出。常用的钙剂包括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硫酸锌 硫酸锌可促进铅的代谢,减少铅在体内的沉积,同时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硫酸锌一般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常配合钙剂或EDTA一起使用。
排铅的非药物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非药物方法也可以帮助解决儿童血铅超标问题。
多摄入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铁、锌、铜、镁、硒等均可与铅相互作用,减弱铅的毒性。日常多摄入微量元素有助于排铅。含铁丰富的食物有海带、动物肝脏、动物血、肉类、蛋类等。含钙较丰富的食物有虾皮、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蟹、芝麻、杏仁、核桃仁等。
补充维生素 铅中毒人群常常同时存在维生素缺乏。日常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食物如卷心菜、猕猴桃、枣、西瓜、石榴、草莓、木瓜、柠檬、柚子等。
摄入足够量的优质蛋白质 摄入优质蛋白质对降低体内的铅浓度有利,也可减轻中毒症状。可经常食用牛奶、蛋类、瘦肉、家禽、鱼虾、黄豆和豆制品。
多摄入含多糖类等大分子的食物 果胶、海藻酸和膳食纤维等多糖类大分子物质,能有效阻止铅在胃肠道的吸收,起到促进排铅的作用。果胶可使肠道中的铅沉淀,从而减少机体对铅的吸收。
另外,金针菇、大蒜、绿豆、甘草、乌梅、茶叶和洋葱等食物均有助于降铅或排铅 。
除了饮食调整,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改善居住环境 铅中毒和居住环境有一定关系。应远离含铅量较高的环境,减少铅元素进入体内机会。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卫生 尽量减少家中灰尘、污染物和铅源,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避免孩子直接接触含铅的物品。
注意个人卫生 家长应注意经常给孩子修剪指甲,避免指甲缝中藏匿铅层;儿童使用的玩具、用品要经常清洗。此外,最好提醒孩子注意清洗手部,并配合使用香皂去除有害物质。
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铅的排出。
(作者单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