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和诺德:“小而美”专科药企业的标杆

2025-08-07   03●医药专刊 深度   中国医药报  

诺和诺德(Novo Nordisk)是丹麦的一家百年生物制药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胰岛素供应商,2020年员工总数4.5万名,销售额为1269亿丹麦克朗(约203亿美元)。诺和诺德因胰岛素而生,也因胰岛素而发展壮大。除了胰岛素之外,诺和诺德还布局了生长素、凝血因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等一系列产品,但产品线仍主要扎根在代谢相关的疾病领域。诺和诺德的产品尽管都不是全球首创,但却极具竞争力。

胰岛素的发现

1921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Frederick Banting和Charles Best从捣碎的胰岛细胞中提取出胰岛素。1922年,哥本哈根大学生理学教授August Krogh因获得19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耶鲁大学邀请到美国做学术访问。在美国期间,August Krogh接触到很多关于多伦多大学科学家发现了胰岛素以及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相关报道,而他的夫人是一名医生,同时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于是,August Krogh夫妇开始给多伦多大学写信,并申请到胰岛素的北欧生产授权。

回国之后,Krogh夫妇邀请Hans Christian Hagedorn博士一同创办了Nordisk实验室,并在Leo Pharma老板August Kongsted的资助下,成立了公司。1923年底,Nordisk实验室从牛胰腺中首次提取到少量胰岛素,于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首支胰岛素问世了。作为投资回报之一,Kongsted要求在产品中加入Leo Pharma的元素,最终该产品被命名为Insulin Leo。为了实现批量生产,他们聘请了工程师Harald Pedersen,负责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随后,Harald Pedersen的兄弟Thorvald Pedersen也被聘请到公司,负责化学工艺和质量分析。但是没过多久,Pedersen兄弟就离开公司,决定自己生产胰岛素,他们迅速创建了自己的生产设施,并在1925年推出首个产品Insulin Novo。由于当时Pedersen兄弟还没有销售能力,他们又试图寻求Nordisk的帮助,希望把成果卖给老东家,但是谈判失败,兄弟俩不得不成立自己的公司,并命名为Novo Therapeutisk。

同源的“冤家”

起初,Nordisk拥有资源优势,发展更为迅速。1926年,Nordisk建立了第一个胰岛素基金会;1932年,又成立了旗下第一个医院。Novo虽然起步稍晚,但经营较为出色。早在1926年,Novo生产的提取胰岛素就被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到1936年,其胰岛素销售市场已经拓展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38年,Novo也建立了自己的医院;首个基金会于1951年成立。

20世纪30年代初,人们意识到天然胰岛素作用时间太短,这大大限制了胰岛素的应用,于是两家公司把目光聚焦在长效胰岛素的开发上。1935年,Novo推出了含肾上腺素的长效胰岛素,但是该胰岛素并不成功,很快就退出了市场。就在Novo受挫后不久,Nordisk发现添加鱼精蛋白可大幅延长胰岛素的作用时间,便开始了精蛋白胰岛素的开发。为了不输给竞争对手,1937年,Novo聘请了Knud Hallas-Moller负责研发,后来他发现胰岛素在无辅助物质的条件下也能实现长效,于是Novo推出了含锌胰岛素。

当时的精蛋白胰岛素有一个致命缺点,即鱼精蛋白无法在生产时加入配方,只能在患者注射前临时加入。1938年,加拿大科学家因在精蛋白胰岛素中加入锌而实现了突破。就在Nordisk开发含锌精蛋白胰岛素的同时,Novo的含锌胰岛素抢先一步上市。这引起了Nordisk的不满,并将Novo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决Novo在销售额中给予Nordisk分成。

官司的败诉使得Novo开始寻找含锌胰岛素的替代方案,公司研究人员总结了普通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的优缺点,于1944年推出预混胰岛素,获得市场的广泛欢迎。

受到Novo预混胰岛素的启发,Nordisk也开始开发自己的预混胰岛素。1946年,Nordisk制备出精蛋白胰岛素晶体,这一突破使得预混精蛋白胰岛素无须再临用现配,患者只需稍加摇晃就能注射。1950年,该产品在美国获批上市。

就在Nordisk推出预混胰岛素不久,Novo通过混合不同结合度的锌和胰岛素,得到全新的产品Novo Lente,该系列产品相比预混精蛋白胰岛素致敏率更低,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畅销的产品之一。(一)

(摘编自《跨国药企成功启示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