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电子垃圾污染的健康危害

2025-02-08   04●健康中国   中国医药报  

电子垃圾也称电子废弃物,指所有废旧淘汰的电子、电器产品,主要包括废旧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迭代速度增快,产生了大量电子垃圾。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范围内共产生6200万吨电子垃圾,比2010年数量几乎翻了1倍,相当于全球每人每年产生7.8公斤电子垃圾,但这些电子垃圾被正规回收利用的比例不到1/4。由于缺乏对电子垃圾正规回收和正确处置的认识,许多人将电子垃圾扔进普通垃圾桶或随意丢弃,这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电子垃圾中所含的有毒物质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污染生活环境

电子垃圾存放、拆解和处理的过程中,其所含的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可进入土壤、水、大气而造成环境污染。

电子垃圾中的有毒物质进入土壤之后,在土壤中累积,对土壤的生态系统和肥力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重金属等通过农作物的富集作用,使农作物中所含的有毒物质水平升高。电子垃圾中的有毒物质可被雨水冲刷到河流和湖泊中,随后可渗透进入地下水,影响水质,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电子垃圾在非正规处理(如露天焚烧)过程中气态和小颗粒状有害物质释放入大气中,可造成空气污染。

电子垃圾中的有毒物质进入环境后,造成环境污染,直接导致耐受性低的动植物死亡,间接致使多种动植物失去可生存的空间,进一步影响生物多样性。

危害身体健康

电子垃圾中的有毒物质通过吸入、皮肤接触、饮食摄入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引起内分泌、呼吸、心血管、免疫、神经等多系统损伤,也可对肝、肾、甲状腺、生殖系统等功能造成不良影响。电子垃圾拆解区的从业工人、常驻居民会因直接或间接接触电子垃圾中的有毒物质而引起健康损害。

孕妇和儿童接触电子垃圾中有毒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更大,主要影响包括:引起儿童肺功能下降、哮喘发病率增加;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认知功能和学习成绩下降;影响儿童体重或身高,引起发育迟缓;引起儿童免疫力下降,可能导致接种疫苗后无法构建抵抗传染病的免疫力;引起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行为障碍和阅读能力受损,且会在成人期持续存在;严重时可能会引起死产、早产等不良新生儿结局。

科学应对守护健康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电子垃圾的问题,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预防电子垃圾相关的健康危害。

选择持久耐用的电子产品 我们在购买电子产品时,要选择可持续、耐用、易于维修的产品。在满足个人需求的情况下,可购买二手电子产品。

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合理使用和维护电子产品,避免过早淘汰旧设备,从自身做起,减少废弃电子产品数量。

合理回收电子产品 不随意丢弃、废弃无法继续使用的电子产品,通过正规途径将其回收,如送至指定回收站点。

重视电子垃圾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远离电子垃圾拆解场所,尤其是孕妇和儿童等。电子垃圾拆解从业人员做好防护措施,通过佩戴手套、口罩以及勤洗手等,减少有毒物质摄入。

参与社会宣传活动 积极参加电子垃圾问题相关环保宣传活动,在家庭成员、朋友间,以及社交媒体上宣传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大家对电子垃圾问题的认识程度。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