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春燕 黄熙
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环境的改变,干眼症患儿越来越多。儿童干眼症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家长应了解干眼症相关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守护孩子眼部健康。
干眼症表现
成人患干眼症大多表现为眼睛干涩,而儿童则多表现为频繁眨眼、揉眼、眼痒、眼红等。
儿童正确表达眼部主观感受的能力有限,且检查配合度低,因此儿童干眼症的检出率较低,误诊率较高。如果儿童干眼症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导致儿童眼表受损,出现角膜溃疡、继发性角膜瘢痕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发育。
干眼症诱因
导致儿童干眼症的发病因素较多,除与眼睛局部因素密切相关外,还与儿童的生活习惯等有关。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功能障碍是睑板腺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是导致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儿童干眼症的主要原因。
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是引起儿童干眼症的常见原因,可能与眼部炎性反应、泪膜不稳定、睑板腺功能障碍、角膜上皮缺损、抗组胺药物的使用等有关。
屈光不正 近视、远视、散光等不同屈光状态主要影响泪膜破裂时间,使泪膜稳定性下降而导致干眼症。近视未矫正儿童通过揉眼以缓解睫状肌过度调节相关的视疲劳症状,造成眼表慢性炎性反应。患儿的视疲劳症状还可表现为眨眼增多,直接影响泪膜稳定性。远视患儿无论看近、看远均需调节睫状肌,更易出现泪膜稳定性下降和视疲劳症状。散光患儿的角膜表面不规则,泪膜张力较大,也会出现泪膜稳定性下降。
全身性因素 儿童干眼症常与某些全身性疾病或先天性疾病有关,如St evens-Johnson综合征、骨髓移植术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
药物因素 多与眼药水的频繁使用或使用方法不当等有关。
生活习惯 长时间近距离注视电子显示屏、户外活动过少、睡眠时间不足、挑食等都可能导致儿童干眼症。
治疗方法
儿童干眼症的治疗应以对因治疗为主,同时配合其他疗法。
对因治疗 眼睛局部因素引起的儿童干眼症应先重点治疗原发病。全身性因素引起的儿童干眼症,需要眼科医生同其他相关科室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儿童干眼症应首先改变生活方式,保持眼部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人工泪液、抑制眼表炎性反应类药物、血清类制剂等。应选择对眼部刺激小、不含防腐剂、对全身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应尽量减少药物用量,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眼部情况。
非药物治疗 中重度以上的儿童干眼症可以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联合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佩戴湿房镜等。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