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作为 打造医药领域高质量发展“云南特色”

云南省药监系统以“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为抓手,进一步提能力、严监管、保安全、助发展

2024-05-21   04●专版   中国医药报  

图①为今年“五一”前夕,云南省丽江市市场监管局与丽江市古城区市场监管局组成联合执法组,对玉龙雪山脚下商铺在售的小型医用吸氧器进行检查。

图②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市场监管局监管人员运用“智慧化市场监管平台”开展线上监管。

编者按

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药用生物资源总数、药用植物资源总数分别占全国的51.2%、55.4%;民族药资源有2000多种,居全国前列。丰富的生物资源、民族药资源,加之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与多个东南亚国家接壤的区位,使云南的药品监管工作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开展以来,云南省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围绕“防范风险、查办案件、提升能力”三大重点任务,将边境一线、旅游一线、农村一线作为重点区域,聚焦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等旅游热门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多措并举严管严查,在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同时,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今日,本版刊发一组稿件,介绍大理州、弥渡县、洱源县等地药监部门的积极作为。

大理州药检所

扎根大理 服务全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药品检验所(以下简称大理州药检所)立足高原地域特点,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抽验、核查处置工作以及民族药检验研究等方面创新检验思路,深化研究实践。

今年4月11日,大理白族自治州食品药品检验所更名为大理州药检所,加挂大理白族自治州药物警戒中心、大理白族自治州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牌子。

大理州药检所始终秉承“扎根高原、奉献白州、护佑健康,砥砺前行”的宗旨,已具备检验资质项目/参数共500项,检测能力覆盖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等领域。2020年,原大理白族自治州食品药品检验所获得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检测法定资质,是目前云南省州市级唯一拥有该资质的检验机构。2023年,全所共完成检验399批次,委托检验21批次。

在民族药检验研究创新与突破方面,大理州药检所参与的“青刺尖”和“彝大追风”两种对照药材的研究,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形式发布,实现了大理州对照药材制备从无到有的发展,拓展了民族药对照药材的研制通道。此外,该所近年来收集整理的《大理白族药》,也有力服务了大理医药事业发展。

在创新检验思路、深化研究实践方面,大理州药检所推动检验工作由量向质转变,连续两年在省级药品评价抽验专项中荣获二等奖;针对涉案药品,设立检验检测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检验、优先出具报告;按照“强基础、补短板、破瓶颈、促提升”的要求,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方面努力实现检验检测能力提升、药物警戒能力提升、药品审核查验能力提升。

弥渡县

优化营商环境 高效推进产业发展

今年4月24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长坡岭沪滇数字健康产业园内,云南大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两条刚建成投产的双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生产医用乳胶手套。

“从2023年1月项目正式签约,到一期投资项目建成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我们的1号、2号生产线已投产,3号、4号生产线试产完毕,已具备生产条件。5号、6号生产线、外围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也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云南大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李雅介绍。

这是云南省各级政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高效推进健康产业发展取得成果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2年7月,沪滇两地签订了合作共建园区的框架协议书,云南弥渡产业园区沪滇合作产业园成为上海市与云南省合作共建的7个园区之一。弥渡县抢抓机遇,高起点规划园区,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坚定不移招商选商和优化营商环境。

弥渡县市场监管局局长段紫娟介绍,在园区建设工作中,该局盯紧企业办理事项中的难点、堵点,推行“马上办”“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深化“放管服”“证照分离”改革,“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全程优质服务;探索“容缺受理+承诺审批”模式,对审批要件齐全完备的项目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竭力做好入园企业的服务保障工作,推动项目加快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挂图作战、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成,保持“不干则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奋进姿态。

潘李雅表示,从公司办理营业执照的第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就为企业提供了申报流程等方面一对一的业务指导,让企业少走了很多弯路,顺利通过了区划企业名称的核准。“后期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的成功办理,也得益于云南省药监局和州、县市场监管局为我们开辟绿色通道,在基础设施、证照办理等方面精准指导,在质量体系建设、产品开发等方面专业帮扶。”

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3家,共洽谈项目120个,完成签约45个。其中,云南大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医用乳胶手套生产项目一期两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云南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酰亚胺纤维项目已开工建设,实施“满园行动”的明峰医疗、花猫博士、成都君奇等项目已按照落地计划如期入园,园区发展迸发出强劲活力。

洱源县

“智慧化市场监管平台”显实效

“洱源大众药房二店,你好,我是洱源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能听到吗?”

“能听到。”

“通过监控发现你店工作人员未穿工作服,请穿好工作服。同时,发现你店收银台放置了各类不同的药品,请将药品摆放至药品专柜。”

“收到。”在360°可旋转摄像头的“注视”下,洱源大众药房二店工作人员快速穿好工作服,并把收银台上的药物收置到了药品专柜。

这是近日云南省洱源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通过“智慧化市场监管平台”进行线上监管的一个场景。

据悉,2022年,洱源县“智慧化市场监管平台”正式搭建。该平台以智能化、可视化、精准化和协同化的方式,对药品零售企业进行监管,实现药品监管“源头可追溯、全程可监控、风险可预警、证据可留存”,推动药品监管向预见性、靶向性和规范性转变。目前,洱源县有105家药品零售企业的数据录入该平台,其中51家已纳入智慧化监管系统。

通过“智慧化市场监管平台”,执法人员可将查看到的风险及时推送给经营户,还可按照药品零售企业GIS定位准确到达现场,记录检查情况,形成电子监管证据。同时,“智慧化市场监管平台”利用大数据对药店的人员健康档案信息,供货商索证信息,药品采购、验收、库存、销售信息,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药品销售记录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监管,实现了对药品零售企业的智能化、可视化、精准化监管。

2022年12月以来,洱源县运用“智慧化市场监管平台”开展线上监管7475次,AI智能抓拍安全隐患323206条,通过电话提醒等方式开展整改206次,并对部分整改不到位的经营户依法予以处罚。

此外,消费者也可通过扫描“一码通”进入“智慧化市场监管平台”,对药店环境卫生、服务情况等进行评价,还可查看公众评价,进行在线投诉,进一步推动药品零售企业更好地履行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逐渐实现市场监管部门从“监管”到“治理”的转变。

洱源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周锦云介绍,目前洱源县药品经营企业的违法违规信息由“智慧化市场监管平台”运用之前的平均每日126条,下降至当前的平均每日67条,智慧监管初见成效。

南涧县

树立标杆 营造安全用药氛围

“获评‘诚信药店’后,我们对药品的购进、质量管理、陈列、销售以及文明服务、店内环境卫生更加注重。只有做到最好,才配得上这个称号。”走进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益康堂大药房,人们可以看到店内整洁明亮,各种标识明显,店员着装规范整洁,药品分类、分区整齐陈列。

据了解,2023年3月起,南涧彝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创建“诚信药店”“示范药房”活动,创建时间持续一年。经过企业按创建标准自评、监管人员对申报企业现场核查打分评定等流程,最后,考评得分在90分以上的10家药品零售及连锁企业被授予“诚信药店”称号,11家医疗机构获得“示范药房”称号。

南涧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何映涛介绍,开展“诚信药店”“示范药房”创建活动可以促使企业进一步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在打造全县药品经营的模范和标杆的同时,也带动其他药品经营企业共同营造安全用药的良好氛围。

丽江市

强化旅游景区药械监管

今年“五一”假期前夕,为进一步保障假期药械质量安全,云南省丽江市市场监管部门到玉龙雪山沿线开展联合执法,对便携式氧气呼吸器、土特产(中药材)市场进行监督检查,规范药械市场秩序,助力游客在假期放心、安心、舒心游览。

玉龙雪山脚下的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玉泉路沿线遍布售卖便携式氧气呼吸器的商铺,是市场监管部门巡查的重点区域。在国药三七健康产业(丽江)有限公司的门店,执法人员对该店的营业执照、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等进行检查和记录,并检查了店内售卖的便携式氧气呼吸器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供货厂家、购进票据及供货商的资质材料和检验报告等。

“瓶身没有标注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的便携式氧气呼吸器,是未经注册、不合法的产品,可能存在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消费者购买到此类商品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丽江市古城区市场监管局药械化妆品监管股工作人员李秋月说。

为有效解决经营企业擅自对游客购买的中药材进行打粉等问题,今年4月,丽江市市场监管局要求全市中药材经营企业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要求中药材经营企业在全透明、可视化的程序下为消费者打粉,避免出现调包、以次充好的情况。

此外,丽江市市场监管局还将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员、中药材经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从业人员纳入培训对象,开展药品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助力提升游客在丽江游玩的体验感。

云南白药

持续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

今年3月,云南省首批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公布,云南白药集团太安基地重楼、当归基地位列其中。

在云南白药集团看来,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是中药农业和中药工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抓手。

近年来,云南白药集团紧抓中药材质量控制,打造“千草堂”品牌中药材,充分发挥重楼、当归等中药材道地产区优势,建立长期、稳定、优质、可追溯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2023年,云南白药集团与丽江市合作共建了丽江数字中药材产业平台,对药材育种、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利用科技手段,助力产业链升级。“从源头开始,到中间种植管理,到后期的生产加工,形成了全过程的质量管控,这样才能生产出好的药材,引领、示范、带动整个云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事业部总监、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成金说。

云南省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00多万亩。2023年,国家药监局将云南省药监局纳入第二批中药材GAP示范建设单位之一。目前,全省中药生产企业、中药材种养殖企业及合作社共467家完成追溯主体备案工作,100家中药生产企业正在开展产品赋码工作。

杨成金表示,云南白药集团将继续深化中药材GAP工作的实施,为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推动云南省中药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力。

迪庆州

靠前指导 助力医药产业跑出加速度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药材种质资源,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迪庆州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助推医药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迪庆开发区三江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了中药材饮片加工、中药材种植及购销、农副产品购销、中药材育苗及购销。建厂至今,在提高附子产能、增加生产线、扩大生产品种范围等关键时期,迪庆州市场监管局都给予了帮助指导,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公司董事长刘家权介绍,迪庆州市场监管局在生产加工中药饮片的过程中给予了“手把手”“点对点”的指导,使公司一步步攻坚克难,发展壮大,从一个品种的生产、购销发展到十多个品种的生产、购销。

迪庆州藏医院多年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同样也离不开迪庆州市场监管局的帮助。原先的迪庆州藏医院存在院区面积小、藏药中心制剂室空间狭窄等问题。2009年,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迪庆州藏医院搬迁至现今的地址。在搬迁建设过程中,迪庆州市场监管局深入了解医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法规、政策、技术等方面进行指导帮扶,切实帮助医院消除风险隐患,进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目前,迪庆州藏医院逐步建成以医疗、保健、教学、藏药制剂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民族医医院。2024年1月,迪庆州藏医院加挂云南省藏医院牌子,填补了云南省无省级藏医院的空白,也为迪庆州藏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版稿件、图片作者为施颖)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