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乌日汗(左二)在向患儿家属详细讲解用药注意事项。
□ 孟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药师乌日汗,工作十余年来始终用自己的敬业、勤业、精业践行着执业药师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职责,用青春和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把专业服务和温暖传递给大家。
心怀理想 立志为患者服务
20世纪80年代,乌日汗出生在美丽的呼伦贝尔。从小体弱多病的她,经常由父母带着前往医院就诊,一来二去,医院的医生们也跟她和她的父母成了熟人。对于乌日汗来说,医生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是他们给了自己生命的延续。因此,她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医药工作者,像救治她的医生前辈们一样温柔呵护患者,为大众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0年,乌日汗如愿成为一名药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她从事药事管理工作期间,参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等级医院评审药事管理的部分细则,参与建立医院药事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参与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药事管理相关工作方案的制定及评价。
此外,她还作为主要参与者,与同事们共同完成医院基本药物应用指标管理体系、重点监控目录管理体系、辅助用药管理体系、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体系、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体系、超常用药预警及管理体系等的标准化建设工作,为规范用药贡献自己的力量,得到同事和领导们的一致认可。
发挥优势 守护患者健康
2018年至今,乌日汗在医院儿科从事临床药师工作。从一个儿科“门外汉”到医、护、患都非常信赖的专科临床药师,乌日汗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了优化患儿的药物治疗方案,她利用业余时间查询国内外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经常忙到深夜。
一次,她去小儿血液科会诊,走进病房时看见一个眼睛大大的、光头的6岁小女孩,左手手背因为输液渗出而肿得很高,还有些青紫,小手放在小床桌上,专心致志地看书。乌日汗看到小女孩时心里酸酸的,她忍着心疼向孩子的妈妈详细嘱咐了需要涂抹的药物和物理消肿的方法,希望能缓解小女孩用药的不良反应。这次会诊让乌日汗体会到,临床药师及时专业的判断,并给出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也是保护患者生命健康的一道坚实堡垒。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药师,乌日汗每次碰到蒙古族患者,都会主动跟他们用蒙语交流,这样不但让患者觉得很亲切,彼此之间也容易建立信任,很多蒙古族小患者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主动来询问乌日汗,这样一来,避免了很多因为语言不通而发生的用药错误。患者对她的信任和认可,也让她更有动力去学习、探索,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更多的患者。
一个闷热的夏天,乌日汗照例跟随医生去儿科重症病房查房,发现10床的患者是一位才3个月大的蒙古族小婴儿。医生查体后告诉孩子妈妈还需要做一次脑脊液穿刺。孩子妈妈因心疼孩子有些抗拒。乌日汗立即用蒙语与她交流,详细告知这位母亲做检查的必要性。经过她的耐心解释,孩子妈妈安心了许多,最终同意进行检查。
在儿科,需要更多的热忱和耐心。在工作实践中,乌日汗努力提升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的技巧,从他们的回答和反馈中总结经验,为自己以后的药学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大众
在互联网医疗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药学服务也成为很多药师关注的焦点。
乌日汗用丰富的专业知识、科学合理的专业解答,在线上为患者和大众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她和同事们的服务群体也因此从医院扩展到了社会大众。为了更好地进行用药科普,她还在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和“药立方”平台的支持下,做出了自己的药学知识科普频道,利用业余时间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作为一名执业药师,我希望能用我的专业知识发出一点点光亮,希望我的微光能够照亮每一位需要它的人。”乌日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