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时体检 科学防护 积极治疗

点亮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康复之光

2024-03-16   04●健康中国   中国医药报  

□ 吴星

人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视网膜就是底片,是成像的关键部位。而黄斑位于视网膜的中心,是决定视功能的重要部位,可识别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大多数光学信号,若其出现异常或病变,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或视物变形等情况。在各类黄斑病变中,因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引起的老年性黄斑变性(AMD),需格外引起重视。

典型症状

早期AMD几乎没有症状,不容易引起重视,其常见症状包括:视觉扭曲,看物体时出现扭曲变形或比实际小,看直线时觉得弯曲;一只或两只眼睛的中央视力下降、视物变暗,阅读或近距离工作时需要更亮的光线,看文字时变得模糊,有时甚至难以看清人的面孔,眼睛看东西时中间出现暗点等。

如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专业机构就诊检查。如果任由病情持续发展,有可能严重损害视力,甚至致盲。

致病原因

眼部因素

虹膜颜色 黑色素可捕获自由基并抗血管生成。深色虹膜人群体内的黑色素水平相较于浅色虹膜人群更高,因此可减少视网膜组织因过多的日光暴露而导致的氧化损伤。临床研究人员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与浅色虹膜人群相比,棕色虹膜人群发生早期及晚期AMD的风险相对较低。

屈光不正 一项北京地区眼病研究结果显示,在成年汉族人群中,除年龄因素外,远视屈光不正是AMD发生的最常见危险因素。

白内障手术 临床研究发现,白内障手术可能与晚期AMD的发生率升高有关,而严重的白内障也会增加AMD患病风险。

但需特别指出的是,屈光状态、白内障手术与AMD患病率之间的关联,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深入研究才能确定。

生活因素

日光暴露 随着日光暴露增多,AMD发病的风险也随之显著升高。过多的日光暴露会损害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导致黄斑区脂褐素沉积,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发生损伤凋亡。

吸烟与饮酒 临床统计发现,与非吸烟人群相比,吸烟人群发生AMD的风险明显增加。而大量饮酒可增加患AMD的风险且更易发展至晚期;同时,该类人群发生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风险也更高。

饮食习惯 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等与视网膜的生理功能相关。有研究发现,AMD患者服用多种维生素、抗氧化剂和矿物质等可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的进展,但是抗氧化剂的使用与早期AMD发生率之间的关联尚不明确。

全身因素

高血压 研究表明,AMD的发生与收缩压或舒张压偏高有关,但也有一些学者提出降压药的应用可使AMD的发病风险增加。截至目前,究竟是原发性高血压病还是降血压药物增加了AMD发病的风险,仍需更进一步探究。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局部的血流动力发生改变、氧化应激增加,以及糖化终产物的蓄积等均可导致AMD的发生及发展。

血脂异常 临床研究显示,血清中胆固醇水平较高的人群发生AMD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但迄今为止,流行病学研究还没有充足的证据明确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同时临床中使用的他汀类等调节血脂药物是否会延缓AMD的发生和发展,也仍需进一步探索。

病情分类

临床将AMD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

干性AMD分为早、中、晚三期,晚期可致患者几乎失明。及时恰当的治疗可以延缓患者眼底病变的进展,降低中期向晚期发展的风险。除了向晚期进展,引起视力逐渐下降,干性AMD有时还会转变为湿性AMD,导致视力快速丧失。

湿性AMD又称新生血管性AMD,是黄斑部位的视网膜下生长出病理性血管,这些血管脆弱并容易渗漏出血。湿性AMD如不及时干预,致盲风险很高。建议中老年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高度近视者定期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进行自测。如果看到的表格发暗、发黑、直线变为曲线,就提示黄斑的功能可能受损,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需引起重视的是,由于湿性AMD病情发展较快,应在视力刚刚出现损伤或初诊发现可治疗的病灶后,立即接受治疗。

治疗方法

AMD是可以治疗和控制的疾病。对干性AMD,恰当的治疗可延缓眼底病变的进展,降低向晚期发展的风险,延缓视力恶化;对湿性AMD,及时恰当的治疗可改善眼底病变,维持甚至提高视力。目前,临床治疗AMD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5种。

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最主流的药物治疗方法是向患者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通过抑制新生血管达到缓解湿性AMD症状的目的。该方法疗效确切,但无法解决复发问题,因此需要多次注射。此外,针对重度或晚期AMD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有助于降低视力丧失的风险。

手术治疗

针对AMD的手术治疗包括黄斑下出血清除术、去除脉络膜新生血管手术,以及黄斑转位术。因上述手术治疗效果均有待进一步验证,目前临床较少采用。

激光治疗

根据临床情况,部分患者会被建议进行高能激光治疗,以破坏视网膜中的异常血管,但该治疗方法有可能破坏周围正常的视网膜组织,引起术后视力变差。

光动力疗法

该疗法是将一种特异的光敏剂注射到患者的血液中,当药物循环到视网膜时,用激光照射激发光敏剂,从而破坏异常的新生血管。该疗法相较于激光疗法,对正常的视网膜组织影响较小。

经瞳孔温热疗法

该疗法是一种通过眼部结构的通路,把热能传到后节组织,进而治疗眼部疾病的方法。该疗法通常采用波长为810纳米的红外激光,使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细胞毒损伤,破坏新生血管组织,对病灶周围的视网膜组织影响较小,有利于保留视功能。

科学预防

定期检查眼部

健康人群都应每年至少进行1次视力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视力变化。如果视力明显下降,或出现视物模糊、视物遮挡、视物变形、眼前有黑影飘动、视野改变等症状,应及早前往眼科就诊,进一步进行检查。如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全身性疾病,需要定期检查眼底,并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指标。

警惕光伤害

远离光伤害应从改变生活方式与用眼习惯开始,包括选择适当的眼镜和护具、避免长期暴露在强光照射下,以及使用计算机、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时,注意定时休息并选择贴蓝光保护膜或佩戴防蓝光眼镜。

注重饮食调理

合理膳食是视力健康的重要保证。健康人群做到均衡饮食,适度摄入营养素即可;已确诊的AMD患者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花青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小贴士

缓解眼部疲劳小妙招

快速眨眼法  头向后仰并不停眨眼,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眼睛轻微疲劳时,采用该方法进行2~3次眨眼运动即可。

热冰敷交替法  先热敷30秒,再冰敷30秒,重复几次,可以舒缓眼部疲劳、酸痛。

穴位按压法  闭上眼睛,把拇指放在太阳穴上,用食指指腹由鼻子至太阳穴平稳地触压眼窝上缘和下缘,可有效缓解眼部疲劳。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