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名方100首研究概要

【之五十四】

2024-03-07   04●医药专刊 中医药   中国医药报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对大秦艽汤相关研究情况作简短介绍,详情请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经典名方100首研究精要》。

大秦艽汤

【出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金·刘完素),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格,知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宜养血而筋自荣,大秦艽汤主之。

【处方】秦艽三两、甘草二两、川芎二两、当归二两、白芍二两、细辛半两、川羌活一两、防风一两、黄芩一两、石膏二两、吴白芷一两、白术一两、生地黄一两、熟地黄一两、白茯苓一两、川独活二两。

【制法及用法】上十六味,锉,每服一两,水煎,去渣,温服,无时。

【剂型】汤剂。

【同名方剂】大秦艽汤(《奇效良方》)。

历史沿革

1.明·方贤《奇效良方》,大秦艽汤

[组成]秦艽一钱半、石膏一钱半、甘草一钱、川芎一钱、当归一钱、羌活一钱、独活一钱、防风一钱、黄芩一钱、白芍一钱、白芷一钱、白术一钱、生地黄一钱、熟地黄一钱、白茯苓一钱、细辛半钱。

[主治]治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为血弱不能养于筋,故手足不能运化,舌强不能言,宜养血而筋自荣。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如心下痞,加枳实一钱。

现代研究

1.药理作用

相关研究证实,大秦艽汤具有抗炎、抗凝血等作用。

2.临床应用

中风 头皮针合大秦艽汤治疗30例中风先兆。药方组成:秦艽15克,石膏12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防风12克,川芎15克,白芷10克,黄芩12克,生地黄12克,熟地黄12克,当归20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细辛6克,炙甘草6克。随证加减:伴头痛头晕者加天麻、钩藤、夏枯草,短暂性失语或言语謇涩者加石菖蒲、郁金,视物模糊者加菊花、枸杞,血压高者加牛膝、泽泻,血脂高者加何首乌、丹参、山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1~2周。结果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面瘫 大秦艽汤配合穴位浅刺治疗48例周围性面瘫。药方组成:秦艽9克,川芎6克,独活6克,当归6克,白芍6克,石膏6克,甘草6克,羌活3克,防风3克,白芷3克,黄芩3克,白术3克,茯苓3克,生地黄3克,熟地黄3克,细辛2克。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针刺阳白、四白、下关、太阳、颊车、地仓、颧髎以1寸,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37例,好转9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5.8%。

三叉神经痛 针药结合治疗20例三叉神经痛。药方组成:秦艽3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细辛6克,当归20克,白芍10克,熟地黄10克,川芎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黄芩10克,石膏20克,生地黄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蜈蚣10克,薄荷20克。风寒证:上方去黄芩、石膏、生地黄、熟地黄。瘀血阻络证:上方去熟地黄。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疗程内服中药10剂,两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医学专家对周围性眩晕、产后风湿、肩周炎等疾病采用大秦艽汤治疗效果较好。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