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工模式激活产业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化妆品ODM行业情况分析

2024-02-22   07●美业观潮   中国医药报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化大分工的浪潮下,化妆品代工产业应运而生。中国化妆品ODM(原始设计制造商)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的发展过程,同时见证着本土美妆品牌的繁荣和迭代,历经考验,愈发坚韧。2021年,中国化妆品代工行业规模达到394.2亿元。预计到2026年,其行业规模有望达到652.8亿元。

□ 董耀俊 曹研思

高增长态势

高技术密集度

中国化妆品ODM企业处于原料和品牌之间,受益于下游行业扩容带来的代工需求增加,中国化妆品ODM市场近年呈现高增长态势。虽然ODM企业的毛利率低于品牌公司,但是其自身拥有的强大的研发能力能获得更多订单,从而扩大营业收入并提升利润率。

灼识投资咨询《颜值经济的“隐形英雄”——中国美妆护肤品代工市场蓝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化妆品代工行业规模达到394.2亿元。预计到2026年,中国化妆品代工行业规模有望达到652.8亿元。2021—2026年,平均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10.6%。这主要得益于下游美妆行业的高景气度。

中国化妆品ODM行业集群优势明显。从地域上看,国内化妆品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华东地区。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化妆品生产企业5512家,广东省化妆品生产企业存量3042家,占比为55.19%;浙江、江苏和上海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共计1131家,占比为20.52%;剩余约25%的化妆品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福建、湖北、河南、安徽、天津等地。虽然化妆品ODM企业地域集中度较高,但ODM企业的代工品类集中度并不高,大部分化妆品ODM企业专注于1~2个细分产品,如护肤、彩妆、面膜、笔类等,仅有少数几家化妆品公司能够进行全品类代工。

从化妆品产业链角度来看,ODM环节有着技术密集度高的特点。头部代工企业研发人员规模已经超过400人,不少代工企业研发人员多于部分下游品牌公司(详见表)。由此可见,经过多年发展后,化妆品ODM企业正在以技术研发作为核心竞争力,向化妆品品牌公司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伴随《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出台,美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生产配置较低、管理流程不规范、研发水平落后的中小型ODM企业被迫出局或走向规范化,行业门槛大幅提高;在国际贸易环境不明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环境下,一些以低价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型ODM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新锐品牌更愿意与名气大、口碑好、有品质保障的头部代工厂合作,未来国内头部的化妆品代工企业有望更受下游品牌公司的青睐,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与国际接轨

规模优势明显

代加工生产模式并非化妆品行业首创,而是来源于电子、服装等行业,代工生产是社会化大分工的必然结果。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也衍生出了代工模式。在化妆品代工发展初期,大量代工厂集中在华南地区,并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彼时化妆品法规体系尚未健全,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曾出现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但随着21世纪初,以科丝美诗、科玛、莹特丽为代表的国外知名代工企业进驻中国市场,将国外领先的研发和质量体系引入中国,进而使得中国本土品牌的产品质量很快迈上一个新台阶,并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

新锐化妆品品牌在发展初期往往受资金或技术因素制约,不具备投资建厂的能力,且其本身更倾向于将大量资源投放在品牌打造和营销推广上,因而,其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则完全依赖化妆品ODM企业完成。即使是一些发展成熟、拥有自主生产能力的品牌公司,也往往会因为产品创新、生产成本、合规性等原因选择继续与ODM企业保持合作。

由于化妆品ODM企业对于生产和报备流程都较为熟悉,生产品质稳定、生产规模大、工艺成熟,比品牌公司自己开辟生产线小批量生产成本更低,可以有效帮助品牌降低成本,甚至部分新锐品牌会借力代工厂为品牌产品背书,以强调产品的功效和品质。

从行业监管的角度来看,行业配套规范性文件逐步推出和落地,以《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代表的新规对生产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化妆品ODM企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化。

新规引领发展

行业逐步规范

自2021年1月1日起,《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进入新时代。新规以建设制妆强国为目标,通过法治保障建设化妆品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化妆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本土的化妆品高端品牌。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企业落实化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对ODM企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法规。上述新出台的相关法规,围绕风险的全面防控、责任的全面落实、体系的全面推进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展开,涉及原料供应商、品牌方、代工厂、电商平台、美容美发机构等多行业主体。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国际上有关管理经验,提出了注册人、备案人概念。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这将从整体上提升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尤其是代加工行业的准入门槛,引导并规范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使其具备与承担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相匹配的质量安全管理能力、风险监测和不良反应监测能力,促进行业平稳、有序规范发展,进一步提高违规经营的成本,净化化妆品市场经营环境。

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实施,化妆品ODM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对自身的生产要求逐步呈现出体系化、规范化、标准化,明确了规范化作业标准,也让企业内负责产品生产、质量把控的人员能更明确各自的职责,也便于后续的责任溯源。

全方位服务

全生命周期管控

近年来,化妆品ODM企业通过科技手段创新原料、升级配方、优化流程、布局智能制造,力求在产业链各环节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凭借自身的技术创新、生产工艺、品质管理和供应链整合的经验和优势,ODM企业在与品牌公司合作的过程中转变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产品研发、品牌策划、产品策划、制造生产、营销战略、渠道规划等全方位服务,助力客户从零开始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

对于擅长营销的品牌公司,ODM企业也会选择与其成立合资公司,通过共同投资的模式实现深度绑定。基于这种合作模式,ODM企业愿意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倾斜更多的资源,品牌公司也能够通过合资公司降低沟通成本和生产成本。

以科丝美诗为例,其OBM(原始品牌制造商)的服务模式已经推出数年,客户中不乏以主播、网红为创始人的众多新锐品牌,甚至还包含了国潮品牌,而“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更是与其合资建设生产基地达成战略合作。

除了加强服务以外,ODM企业在产业链的拓展方面也加快了步伐,企业的研发重点已经从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延伸至上游的原料开发和下游的检测服务。在新产品中不断加入其开发的“独家原料”,并展示产品的独特功效,聚焦用户对成分和功效的关注,成为了新品开发的主流趋势。自建检测机构也是ODM企业提升研发效率和降低检测成本的尝试,可以做到对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功效和质量进行有效管控。

数字化智能制造是所有ODM企业提升效率和实现柔性化生产的重要手段,鉴于中国化妆品产品种类丰富、批量小、迭代更新快的特性,目前大部分企业正处于信息化建设和自动化率提升的阶段,虽然部分工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但实现全局工厂的智能制造仍然需要进行充分的探索。

综上所述,伴随着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的崛起,ODM行业仍然具有持续广阔的前景。从原料注册备案,到功效宣称、产品备案,国内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要求不断细化,此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代工企业与品牌商的绑定关系。考虑到功效宣称评价体系需要较大固定资产投入及团队建设成本,ODM环节规模经济效应将愈加显著。

而ODM企业也能帮助品牌公司解决众多生产中存在的局限性。比如,其生产品质稳定、规模大、工艺成熟,可以帮助品牌公司降本增效;在完备的技术体系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优势下,帮助客户管理复杂的产品线,维持品牌供应链稳定性;凭借自身较强的研发能力,为品牌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可以极快对产品迭代需求作出响应。

2021年出台的《上海市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将“新型代工”作为重点发力领域之一,即利用化妆品产业集群优势和制造加工及地域品牌、产品品牌优势发展新型代工。在OEM(原始设备生产商)、ODM、OBM以及先进加工制造工艺方面,探索高质量发展新经验,壮大产业规模能级。化妆品代工企业将在本土高端化妆品品牌培育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摘编自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化妆品蓝皮书2022/2023》)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