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殷芝
1月17日,葛兰素史克宣布,将出售其分拆上市的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3.2%的股份。这是葛兰素史克自2022年赫力昂成立以来第三次出售所持股份。
近年来,赛诺菲、强生等跨国药企纷纷开始分拆、剥离OTC业务。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举措可能与跨国药企聚焦核心业务,如创新药、疫苗研发等战略转型有关,有利于跨国企业和分拆部门实现“术有专攻”。
OTC业务“单飞”
据悉,葛兰素史克同意以每股326便士的价格出售赫力昂3.2%左右的股份,预计可筹集9.78亿英镑。配售完成后,葛兰素史克对赫力昂的持股比例还剩约4.2%。
公开信息显示,赫力昂由葛兰素史克和辉瑞的消费者健康业务合并而成。2022年7月完成合并时,葛兰素史克和辉瑞的持股比例分别为68%和32%。
2023年,葛兰素史克分两次共出售了赫力昂5.1亿股,其持股比例在2023年底降至7.4%。此次出售为第三次出售。赫力昂网站显示,大众熟知的钙尔奇、善存、舒适达、芬必得、扶他林、新康泰克、百多邦等均为赫力昂旗下品牌。
这只是多家跨国药企近年来分拆、剥离、出售OTC业务的一个缩影。
2023年8月23日,强生公司宣布完成分拆Johnson & Johnson和科赴的换股要约,即允许股东将其持有的强生公司普通股换为由强生公司所持有的科赴普通股;科赴完全独立运营。据悉,科赴作为强生旗下子公司,主要负责消费者健康业务,涵盖自我护理、皮肤健康和美容三个领域,拥有露得清、邦迪、泰诺、大宝等多个家喻户晓的品牌。
2023年10月1日,全球仿制药巨头晖致宣布剥离几乎所有OTC业务,并接受欧洲非处方药制造商和分销商Cooper Consumer Health的要约,出售其OTC业务及其在法国和意大利的生产研发基地。据悉,该交易预计于2024年第二季度完成。
2023年10月27日,赛诺菲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将全面更新其“Play to Win”战略,其中包括分拆消费者医疗保健业务。根据该战略,未来赛诺菲会将发展重心转向肿瘤、罕见病、疫苗等关键研发领域,向成为一家纯粹的生物制药公司方向迈进。
目前,赛诺菲正在评估可能的消费者医疗保健业务分拆方案,最有可能的途径是通过资本市场交易,创建一家总部设在法国的上市公司。赛诺菲旗下OTC药物包括Phytoxil止咳糖浆、Icy Hot止痛凝胶和Dulcolax通便片等全球畅销产品。
2023年11月,拜耳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根据该报告,拜耳CEO比尔·安德森正在考虑分拆拜耳的消费者健康业务或农作物科学业务。
为创新药研发补充“子弹”
对于跨国药企分拆、出售消费者健康业务的行为,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并不意外。
早在赫力昂“单飞”前,葛兰素史克就对外宣称,公司将分为两个实体,分别专注于药物开发和消费者医疗保健产品,拆分后的葛兰素史克将聚焦创新疫苗和药物开发。
比尔·安德森于2023年6月出任拜耳首席执行官,业内普遍认为这是拜耳加大制药板块投入的关键信号。公开资料显示,比尔·安德森曾在渤健、基因泰克、罗氏等多家药企任职核心岗位,曾参与20余种新药的开发和上市。
“跨国药企分拆、剥离OTC业务,本质上还是利益驱动。”北京百思力咨询创始人王恒认为,相比非处方药,创新药、疫苗等产品前期投入较大、技术要求较高,但上市后回报率高,市场前景更为可观;而非处方药虽然研发成本较低,但利润率也低。
以赛诺菲为例,根据其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其特药、普药、疫苗、消费者医疗保健产品该季度所创利润分别为46.35亿欧元、29.86亿欧元、30.98亿欧元、12.45亿欧元。消费者医疗保健业务利润处于末尾。
“从长期看,OTC业务不能帮助跨国药企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药才是一家药企的核心和未来。通过‘舍小求大’的策略分拆、剥离OTC业务,聚焦创新药、疫苗等高值产品研发,是跨国药企的必然选择。”王恒说。
在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副秘书长宋凌静看来,跨国药企分拆OTC业务,还有利于实现“术有专攻”:“企业运营OTC与非OTC是两套系统,分拆、剥离OTC业务,能够使两套系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助于企业对OTC业务进行更精细化的专业管理。”
行业进入精准管理时代
“事实上,跨国药企分拆、剥离OTC业务对OTC业务本身发展也有好处。”宋凌静表示,受亚健康人群不断扩大、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影响,公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全球OTC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根据艾昆纬(IQVIA)发布的《IQVIA全球非处方药市场报告 2019》,2016—2018年全球OTC市场规模3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4.1%左右,2019年全球OTC市场规模约为1280亿美元;2020—2025年,全球OTC市场规模仍将继续增加,预计2025年将达到1620亿美元。
“当前,‘治未病’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OTC市场将进一步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转变,消费者对大健康领域的产品需求正在日益增加,助推OTC药品市场向多样化发展。”宋凌静介绍,除感冒药、肠胃用药、皮肤用药等传统OTC药品外,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改善睡眠等类药品也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给OTC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悉,2022年分拆成立后的赫力昂针对消费者的不同健康需求场景,将产品线由原来的四大领域扩充至口腔健康、营养健康、疼痛管理、呼吸健康、皮肤健康和其他,积极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自我健康管理方案。赫力昂中国于2022年推出了9款新品,2023年上半年推出了7款新品。
OTC业务如何进行精准管理?王恒建议,除了充分挖掘消费者的大健康需求,研发差异化定位的产品外,企业还需要用更接近市场的营销模式推广OTC产品,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指导帮助消费者树立安全、科学、合理的用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