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建良好药品监管法治环境系列报道】广东:创新打造“安安”普法品牌

2024-01-30   02●综合   中国医药报  

□ 黄莹 柯冬梅

近年来,广东省药监局积极发挥该局法规和科技处作为第一批国家药监局药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抓手作用,紧密围绕加强药品监管和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弘扬法治精神、宣传法律知识、推动法治实践”为宗旨,坚持“药品普法和科普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打造以广东药品普法宣传“安全卫士”卡通形象“安安”为名的药品安全普法品牌,推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生动有趣的普法作品,形成一系列务实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法经验。

找准共治切入点 普法一贯到底

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想做好普法工作,执法者要先学法懂法。

广东省药监局探索设计“粤药法通”普法系统微信小程序和APP。在对企业的日常检查中,执法人员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等进行专业法律知识测试,让关键人员知法懂法,做到普法与日常检查相结合,让每一次严格的执法也成为一次生动的普法。

为优化普法评价工作,广东省药监局创新推出药品普法评价体系,收集全省药品普法宣传情况,完善普法宣传评价指标,制定评价标准,对全年药品普法情况进行论证和效果评价,固化经验,并融入下一年度药品普法工作中。

举办广东省药品安全公益短视频大赛、广东药品科普创作大赛,是广东省药监局找到的另一普法切入点。2023年广东药品科普创作大赛宣传覆盖人数约2.5万人,参赛团队约1000个,征集作品近900件。参赛作品多视角、多维度、多形式地讲述药品安全科普和普法故事,为药品监管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找准共建着力点 普法一呼百应

广东省药监局与广东科学中心共同创办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在馆内安排以“安安”为主讲人的“两品一械”相关法律知识答题挑战游戏等普法活动,每年平均吸引观众超过120万人次,众多同行纷纷前去取经。馆内设有“广东省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展”,精选省内具有代表性的11个药品产品、33个医疗器械产品、55个化妆品产品和“港澳药械通”政策涉及的48种药品、医疗器械,综合运用机电互动、多媒体游戏、图文、视频、实物、模型等展示形式,全方位展示广东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就,宣传广东药品监管综合改革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持续为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此外,广东省药监局还积极发挥职能优势,牵头举办国内首个大型疫苗知识展——“了不得的疫苗”主题展和“变‘美’记”化妆品主题展览,持续引导公众了解和探索疫苗、化妆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在澳门科学馆开放“疫苗——人类健康卫士”主题展,探索开展粤港澳三地药品科普交流活动。

找准共享契合点 普法一网联动

广东省药监局坚持打造“安安”普法品牌,在多元媒介、促进互动、拓展深度等方面开展大量有益探索创新。通过打造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网——安安网,开设以“安安科普”为网站延伸品牌的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百家号、微博号、抖音号等,形成科普与普法联动、轮动互补的局面。2023年安安网共发布科普文章840篇、科普视频205条,网站浏览量达1188.25万人次,较2022年上涨12.71%。

广东省药监局还推出系列普法宣传视频,通过短视频、情景剧、脱口秀、vl og、MG动画等形式,制作拍摄以“安安”为主角的“两品一械”主题宣传片,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朋友圈、抖音号、户外LED大屏、楼宇广告屏等平台(渠道)发布,作品受众人数超500万人次。在广州市中心地标“小蛮腰”投放“安全用妆,共治共享”“安全用药 健康为民”灯光公益图文,辐射珠江两岸城市核心地区,有效提升社会宣传覆盖面。聚焦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3个专业方向,运用3D、VR、动态交互等沉浸交互技术,设计了包括岭南中药科普、化妆品使用、“神秘”医疗器械科普等六大主题的安安网数字科普馆,展示近120份科普作品。结合公共交通人员流动性大、公众接触率高、方式灵活醒目等特点,将药品安全普法相关图文、视频等在广州市及其他地市的公交、地铁电视微视平台、地铁站台大灯箱、户外LED屏等进行推广,用更具“温度”的普法宣传形式吸引社会公众了解药品安全普法知识,日接触人次达4750万,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药品安全普法作为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东省药监局将紧抓普法和科普相结合,对监管人员,持续增强其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对企业,多层级、多形式、分片区对不同人员开展系列宣贯活动;对社会公众,举办相关科普普法讲座,宣传普及相关专业知识,努力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共治新局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